孩子是父母心头肉,当孩子突发疾病、需手术,别说是购物,就是面对“仙景”,也照样“归心似箭”。
然近日,云南一“导游”与所在公司,因导游对孩子生病需手术的游客,大声叫嚷:“孩子没死就得进去购物”,而受到吊证与罚款处理。
面对因孩子生病、需手术的游客,导游不但不积极想办法,让此游客及时回到孩子身边,而且还公然叫嚷:孩子没死就得进去购物。如此恶*之语言,不仅严重违背了导游的职业道德,而且连起码的人性也荡然无存了,如此恶*的导游理应受到严厉的处罚。
观光、购物,本是旅游之组成部分;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嗅觉灵敏之商人,就从中捕捉到了商机,许之利益,实行共享,利用导游手中掌握的游客资源,抓住游客“人生地不熟”与“不愿惹事”之软肋,于是乎,个别商场与不法导游,便勾结在了一起,让购物成为旅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指定购物,不仅压缩了游客观赏之时空,降低了旅游之质量,而且还因变相“垄断”,从而涉嫌价格欺诈,以次充好,严重地侵犯了游客的正当权益,给当地旅游业抹黑,扰乱着市场经济的秩序;对此,游客深恶痛绝,纷纷期盼*府有关部门,将此怪胎彻底打掉。
现实中,针对指定购物中的种种侵犯游客合法权益的行径,各地主管部门,虽旗帜鲜明开展了整治,积极受理游客的投诉,纷纷开展了专项整治,竞相亮剑“不法”之导游与相关的旅游社,让其付出代价。
暴风骤雨式的专项整治,虽能换要一时的“风平浪静”,然待风声一过,不但会“死灰复燃”,而且不可能变得“更加疯狂”;此导游的丑恶嘴脸,无疑将“指定购物”推向了高潮,演绎到了“疯狂”的地步。
一方面有关部门,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另一方面,指定购物,不但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反倒“变本加厉”;究其原因,固然不排除个别导游与旅行社的经营观念出了问题,是其面对丰厚的利诱,难以自拔。
然冷静思之,实则是我们的有关部门,并未能真心实意净化旅游环境,并没用心铲除此怪胎;媒体报道中,因指定购物引发的事端,中枪的往往是导游与旅行社,而获“大利”,提供“购物场所”的有关商场,却总能平安无事。
毫无疑问,“指定购物”直接之错,在导游、在其旅行社,是其不遵守有关法则惹的祸;然如果没有类似的场所,没有幕后形成的产业链,纵然是导游“胆大包天”、“作恶能力超群”,也只能“望利兴叹”。
痛定思痛,面对已近乎“疯狂的指定购物”,要有效杜绝之,要彻底铲除此旅游“怪胎”,理应打蛇打七寸,抓住其滋生的土壤,对其亮剑,让其受到惩罚,付出更为沉重之代价,对这些隐藏着景区周边的“购物场所”亮剑说“不”。
“孩子没有死就得进去购物”,虽语言之恶*,嘴脸之丑恶,但在场闹剧,不过是看得见长的草;而那些提供购物之组织者、场所才是埋在地下的“根”;要消除此怪胎,需割去看得见的“草”,更需拔掉其地下之根;唯除其根,方能将此怪胎彻底铲除之,从而还旅游业以健康发展之环境来。(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