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做尾款人,年轻人正在逃离双十一 [复制链接]

1#

剁手的钟声即将敲响,等待“打工人”的是一场消费的狂欢。11月初,网络购物进入涨潮时间,步入第13个年头的“双11”依旧热闹,吸引着大量的年轻人。

不过,热闹之下,年轻人对双十一的态度似乎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有人兴致勃勃而来,热情加入购物的狂欢,成为疯狂的尾款人;也有人趣味索然,看淡了“剁手”的快乐。

在某社交平台上,#不参与双十一行动#连续多日居热门话题榜第二位,篇讨论内容、73.7万次浏览量足以可见广大网友们的关心程度。

可想而知,网友们评论的一句“不买”戳中了不少“双11编外人员”的心。

那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双11消费规则冗杂,“套娃式”优惠劝退消费者

随着时间的发展,双十一逐渐失去了原来光棍节的内涵,成为了热卖季的代名词。

淘宝一开始重新定义了光棍节,后来又不断重新定义双十一。虽然有策划说:“是淘宝不用挨骂的一年”,但我们作为消费者可以亲身感受到今年的消费规则还是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淘宝在十月中旬便开始制订一整套规则、推出一系列超值优惠预购活动如11.1零点秒杀、零点半付尾款等等刺激人们消费。

双11的消费规则类似于量子力学里惠勒现象的龙图:只有龙头和龙尾这两个观测点是清晰的,其余部分则是一团迷雾。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认为在双十一购物狂欢里,时间是龙头,优惠是龙尾,中间一团乱麻。

具体的,以一款牛皮方根小红鞋显示的优惠信息为例:“双十一抢先购,活动价元,券后元”、“平台年度会员,折上9.5折预计再省元!”、“满减元消费券凑单可用”、“距离活动结束还有36小时56分钟30秒”……相信不少人看到这样的广告宣传后,都会头疼地开始算起了数学题。

层出不穷的商品优惠、店铺优惠、跨店满减、平台折上折、社交游戏红包令人眼花缭乱,凑满减增加了莫名其妙的额外消费,不凑满减又错过了唾手可得的优惠,不少消费者面对复杂的游戏套路、“套娃式”优惠感到力不从心,失望与不快之后,众多年轻人纷纷被劝退。

铺天盖地购物节纷繁而至冲淡热情

年货节、情人节、三八女神节、吃货节、母亲节、啤酒节、年中大促、七夕奇妙物语、开学总动员、双十二……

据浙江在线记者不完全统计,从一月到十二月共有大小购物节80余个,种类涉及法定节假日、特定品类商品、节气等等,时间跨度从3天到一个月不等,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几乎每个月都可以过6个以上的购物节。再加上不同购物平台的叠加,消费者的一年四季都被购物节所围绕。

“各种节,太多了,基本我各种时间想买的时候,其实都会有一些优惠。所以也不会觉得双十一优惠力度很大。”

“而且其实也不是特定某一天特别优惠,现在都是购物季。”

“没啥感觉,想买的平常都买了,也不会专门等双11”

“感觉平常折扣也挺多的。”

我们在街头采访中发现,许多大学生提到购物节都会有这种倦怠的心态。

购物节的增多导致消费者在各种想买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优惠,消费者没必要非等到双11这一天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年轻人对于双十一的热情。

年轻人理性消费观的建立

一般来说,对时间成本重视不够,而对价格更加敏感的这类人才会愿意花大把时间去研究优惠*策。当代的年轻人学业、生活压力大,因为很多事情而忙得不可开交,很少人愿意去网购平台掷骰子、搭楼梯、结对子,甚至去玩那些以赚现金为幌子的弱智游戏,而且重点是花费了大把时间之后,也没有太多所谓的优惠。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懂得了节约、为未来筹资。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借视频会员、外卖拼单、砍价等优惠活动,“能省就省”、“薅羊毛”日渐成为年轻人消费的乐趣。面对双十一,他们不会肆无忌惮地花费金钱,而是精打细算;比起非刚性需求,他们更愿意为自己切实需要的东西买单,加购商品时也热衷于多方比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了理性思维,双十一在他们眼中只是一场闹剧罢了。

有句话说得好,“当代的年轻人已不再年轻”,也许远离双十一就意味着不年轻了,至少他们脑袋成熟了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