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云南省出台了22条措施,严整旅游乱象。最近,央视记者“卧底”云南旅游低价团发现,团费不足机票的一半,“赔本的买卖”其实暗藏玄机:第一位导游先打温情牌,然后再撕破脸逼着大家购物。随后旅行社再换一位导游,既安抚了大家情绪,而新导游又可以逼着大家继续购物。云南22条措施被称为“最严整顿令”,实际效果也确实明显,原来铺天盖地、乔装打扮的低价游没有了;原来普遍存在、明目张胆的强制购物现象没有了。但正如云南旅发委负责人所言,个别经过伪装、具有隐蔽性的“不合理低价旅游团”仍偶有出现;变相安排购物和有违诚信的欺诈行为还时有发生。这次央视记者“卧底”低价团发现的问题,就印证了监管部门的说法。导游变相安排购物的手段可谓是软硬兼施。旅行社早意识到游客可能会投诉第一位导游,所以在游客完成购物任务后又换了个新导游。中途换导游,一个导游“导演”一段变相购物剧本,是旅游低价团变相安排游客购物的新手段。从导游的语言表达、变脸表演,以及其他团游客也反映中途换导游,我们不难发现,在云南重拳治理旅游乱象的环境下,旅行社安排购物及强制购物的潜规则,已有了全新的系统设计。这些情况需要引起云南旅游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旅游低价团暗藏的这些玄机,对云南旅游主管部门至少有两种提醒:一方面,严整旅游乱象必须要打“持久战”。虽然原来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今没有了,但一些问题如今转移到了“地下”,因此,还需要继续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另一方面,随着相关违规行为发生变化,治理手段也要紧跟变化。旅游低价团暗藏的种种玄机,显然是部分旅行社应对治理的对策。治理措施唯有紧跟变化,或者有预见性设防,或者形成完整“包围圈”,才有望不给旅行社和导游变相操作空间。(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