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高速发展,良好的发展局面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作为旅游大省的云南,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元的民俗风情,高效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十年来,云南文旅也在发生着多样性的变化,旅游市场秩序不断规范,文旅融合不断深入推进,全域旅游不断升级,科技赋能的文旅新业态、新产品给人们带来更多新的旅行体验,文旅行业服务质量的提升给云南文旅带来了许多赞誉。这十年,是云南文旅人勤奋进取的十年,是值得记录的十年。在此背景下,文旅头条新闻网推出“云南文旅这十年”专题报道,聚焦云南文旅这十年的发展,遇见云南文旅在奋进中未来可期的“模样”!
(普者黑景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上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文山州文化和旅游发展稳中有进、繁荣向好。文化引领社会风尚的地位更加突出,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功能更加突显,文化和旅游发展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日益完善
10年来,全州新建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县、乡、村三级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日益完善。州图书馆、州博物馆完成建设;文山市、砚山县、麻栗坡县民族文化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新建文化馆2个,博物馆1个,改扩建图书馆2个,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78个,建成“农家书屋”个。全面落实免费开放政策,全州各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三馆一站”实行免费开放服务。
“十四五”以来,重点推进州文化馆、州民族文化工作团艺术中心迁建项目。截至目前,全州共有博物馆(革命纪念馆)3个,国家二级文化馆1个,国家三级文化馆4个,国家一级图书馆1个,国家二级图书馆2个,国家三级图书馆4个,国家一级文化站7个、二级16个、三级21个,国有文艺院团6个,全州共有个乡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
(文山州博物馆)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全面推进
10年来,文山州文物保护和非遗名录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保护措施进一步优化,保护利用成效显著。广南县黑支果牡宜汉墓遗址规划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文山德厚小龙古墓地考古发掘和砚山县新民水库明清时期砖室墓清理,广南县坝美镇者呼村大阴洞新发现古代遗址抢救性发掘取得重大进展。
截至目前,全州共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3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项16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3项;中国传统村落2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各1个;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项、代表性传承人5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4项、代表性传承人79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项、代表性传承人人;有省级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6个、州级传统文化保护区5个;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点36个。
(广南古城)
群众文化和文化艺术创作繁荣发展
10年来,文山州立足文山文化特色,着力实施《红色文山》《唱响文山》《文化文山》《品味文山》《游遍文山》《神奇文山》“六个文山”文化精品建设工程。
“十四五”以来,重点开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主题文化惠民演出和专场群众文化活动,重点打造《幸福花山》等文艺精品。连续9年组织开展“文化下边关、进军营”活动,荣获云南省文化系统文化改革发展创新奖;深入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文化惠民演出,每年全州各级文艺团体惠民演出、送戏下乡达场次。
全州共创作舞台剧(节)目余个,获全国比赛奖项15个、省级奖项70个。《铜鼓姑娘》《幸福花山》斩获国家级大奖,《坡芽情歌》成为了响亮的民族文化名片,《国旗下的老山》感动了无数人,《弄驴情歌》入围群众艺术最高奖项“群星奖”。
(《幸福花山》剧照)
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10年来,全州文化旅游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速增长,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实现了蝶变跃升。旅游接待人数从年的.49万人次增长到年的.92万人次,增长了8.5倍;旅游收入从年的55.8亿元增长到年的.5亿元,增长了8.9倍。
紧抓世界一流“三张牌”打造机遇,贯彻落实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10年来,全州累计完成旅游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重点推进普者黑5A级景区、坝美“世外桃源”旅游区、英雄老山圣地、西畴三光国家石漠公园等项目建设。
“十四五”以来,全州获批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3家,全州A级以上景区数量达54个,十年增长了9倍。启动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全州高品质酒店、半山酒店和精品旅游民宿等旅游接待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千里绿道、万里花带等全域绿化美化项目全力推进,旅游软硬件设施全面升级。
(广南坝美景区)
(广南六郎城仙草秘境景区)
“旅游革命”持续深入推进
10年来,文山州严厉打击涉旅违法犯罪,着力提升服务品质,全力打造“无忧愁、无争端、无冲突”的旅游品牌。深度融入“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深入推进整治乱象、智慧旅游、无理由退货“旅游革命三部曲”,率先在全省建成州级旅游市场监管综合调度指挥中心暨“一部手机游云南”文山州旅游大数据中心,建成了普者黑、英雄老山、三光石漠公园3个智慧旅游景区,新、改建旅游厕所座。建立健全“30天无理由购物退货”体制机制,设置了9个游客购物退货监理中心,6个退货受理点(服务点),实现了“快处快赔”。
加强与泛珠三角和滇黔桂区域的旅游合作,开通文山—重庆、文山—广州、文山上海等11条新航线,举办文山“三七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会展活动,在全国旅游客源目的地举办50余场次旅游推介暨招商引资活动,提升了旅游交流合作层次,拓宽了合作领域。
(文山州年旅游产品暨招商引资推介会武汉站)
10年来,全州文化旅游业发生了沧桑巨变,但仍然存在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旅游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要素不精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方面的问题。
下一步工作中,全州文化旅游业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扣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以“打造独具特色的山水田园乡村旅游目的地”为引领,以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为目标,实施“旅游+”“+旅游”,以红色旅游、康养旅游、边境民族风情旅游为重点,以“十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实施大项目带动和新产品新业态培育“双轮驱动”战略,加快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培育一批新产品新业态,不断完善文化旅游全产业链,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全州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的增长极,全力打造文山人民的美丽家园、世界游客的康养胜地,全力构建“世界的世外桃源”。“十四五”末,力争实现接待游客1亿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突破0亿元发展目标。
(普者黑“荷风夜拾光”)
文杨廷洪
图文山州文化和旅游局
来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龚怡丹
原标题:《云南文旅这十年
软硬件全面提升文山全力打造世界游客的康养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