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健品赠送旅游,在旅游中安排“养生专家”看病,再开出高额“药品”,隐形促销防不胜防。更有保健品公司打着周年庆典的幌子刮奖,万元的大奖都敢开,当然,领奖之前得缴纳“公证费、押金、税收、激活费等”。为此,今年市两会政协委员提出:不具备经营资格的保健品公司一律清退出市场,对提供场地者实行连带责任。(记者陈玲红王柏峰文/图)
保健品公司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保健设备
案例1
“养生专家”开出万元高价药
年7月,泉州一家保健品门店称购买藜麦可免费参加旅游活动。市民王先生当天花了元买了藜麦后就和朋友一起到一家“养生基地”旅游。在那里,一名“养生专家”“坐诊”。王先生“问诊”后对方为他开了“药”,价格高达1.5万元。王先生当时没有多想就付款了,回到家一看全是保健品。一气之下,他便拨打了投诉,希望商家退款。
丰泽区市场监管局介入后,一名商家负责人表示王先生的产品是在旅游期间购买的,并非店内销售,与门店无关,但公司秉着为客户负责的态度愿意退款。后经部门调查,该门店在工商注册的公司曾因虚假宣传被罚款21万元。
“开药”骗的可能还是小财,69岁的黄阿婆破了大财。年8月,黄阿婆收到一个快递,里面是北京某保健品公司24周年庆典刮奖活动的宣传单。她顺手一刮,竟然刮出万元奖金。她当即与广告单上的电话联系。电话中,对方自称“北京丰台区公证处人员”,要领取奖金,须先缴纳公证费、押金、税收、激活费等费用。黄阿婆按对方要求分4次存了12万元到指定的银行账户。转账完成后,对方电话已关机,她才发现被骗。
据了解,泉州市公安局曾对辖区保健品市场进行“地毯式”检查。年曾摧毁以销售按摩仪、腰带、拔罐器免费送礼品的方式诈骗老年人的犯罪团伙1个,刑拘4人,破获案件30余起。
建议2
场所提供者需承担连带责任
今年两会民革泉州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