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丸价格在哪个价位区间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22967.html本研究报告为龙马资本研究团队基于市场公开资料撰写,以供分享、交流,敬请阅读。
文|李侃
过往数字货币出现多种探索,如加密数字货币、与单一法定货币等值挂钩运用于特定网络体系的“数字稳定币”、与一揽子法定货币结构性挂钩币、央行法定币等。
我国数字货币为央行主导,在保持实物现金发行的同时发行以加密算法为基础的数字货币,即M0的一部分由数字货币构成。我国数字货币是“一币,两库,三中心”,以及“央行—商行”的二元运行体系。央行数字货币主要基于传统加密与区块链的混合框架,前者将占据主导地位,银行体系与第三方支付体系仍将承担主要支付职能。
数字货币产业链包括顶层发行环节、中间流通环节、前端支付环节,带来密码领域、银行IT领域、终端支付领域的市场容量增长,相关受益标的较多。
目录
一、数字货币概述
(一)数字货币原理离不开货币的本质
(二)发展历程
(三)我国数字货币由央行主导,在保持实物现金发行的同时发行以加密算法为基础的数字货币
(四)数字货币与其他支付方式的对比
二、数字货币产业链梳理:顶层发行环节、中间流通环节、前端支付环节
(一)顶层发行环节:密码认证、大数据分析领域
(二)中间流通环节:IT系统升级
(三)前端支付环节:支付机具、数字钱包
三、央行数字货币带来的市场空间
(一)安全加密
(二)网络安全
(三)银行IT系统
(四)数字货币钱包
(五)终端硬件
四、相关上市公司
(一)宇信科技
(二)长亮科技
(三)恒生电子
(四)卫士通
五、发行数字货币的意义及难点
一、数字货币概述(一)数字货币原理离不开货币的本质
货币自诞生以来,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其表现形态和运行方式等也一直在不断演变,旨在不断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更好地发挥功能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纵观世界货币历史,货币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是:
自然实物货币(如特殊的贝壳、骨头、羽毛等)——规制化的金属货币(金币、银币、铜币等)——金属本位制的纸币(代币)——纯粹国家信用货币(亦称主权货币、法定货币)。根本的发展方向就是去实物化、数字化。
其中,随着信息科技发展,信用货币的表现形态和运行方式又在不断演变,去现金化、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主要表现在:
现金货币(纸币及金属辅币)——存款货币(体现为银行存款,并以存单、存折等作为载体,货币收付主要是存取现金或通过邮局以寄信或电报方式进行汇款,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电子货币(仍体现为在银行或支付机构的存款,但其存放与收付主要依靠电子载体,如银行卡、电子银行或移动支付的钱包等,通过电子信息传输与处理来完成,货币收付与合规监控的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数字货币(表现形态更加数字化、无形化,运行方式更加网络化、开源化、智能化。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在探索之中)。
当前,“数字货币”出现多种探索。
信用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大大增强了货币供应与总量控制的灵活性,但受到种种因素影响,却又朝着货币超发、总量失控、货币金融风险持续积累——引发越来越严重的货币金融危机的方向不断推进,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反思并探索创新货币运行体系与机制。其中,年次贷危机及之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更是推动各类“数字货币”纷纷涌现,出现了很大变异。
目前“数字货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全新的网络平台内生“加密数字货币”。其代表是年初推出并运行至今的“比特币”,是在特定的网络体系内,按照设定的原则由电脑系统推出和管理,避免*府和个人干预(去中心),没有任何载体的纯粹的“数字货币”。
在比特币基础上,又发展出以太币、莱特币等大约多种加密数字货币。
这种网络内生加密数字货币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价格大幅起落的问题,又催生出与法定货币挂钩的“数字稳定币”。
、与单一法定货币等值挂钩,要通过购买挂钩货币作为储备物投放出来,主要运用于特定网络体系的“数字稳定币”。如USDT、USDC、GUSD等。
、与一揽子法定货币结构性挂钩,需要用挂钩货币作为储备物兑换产生,主要运用于特定网络体系的超主权“数字稳定币”。如设想中的eSDR、Libra等。
4、探索或尝试中的,运用信息科技推动法定货币数字化的“央行(法定)数字货币”(CBDC)。现在不少国家都在研发CBDC,其中,中国央行的数字货币DCEP已经进入测试阶段。
尽管出现多种“数字货币”的概念,但从严格意义上看,真正能作为“货币”存在和发展的,只能是“央行数字货币”。这是因为:
货币之所以必然从自然实物货币(包括规制化金属货币)发展成为纯粹信用货币,是有其内在逻辑和规律的。货币最核心的功能就是价值尺度,是为货物(后来也发展到劳务)的交换服务的,相应发挥着交换媒介的功能。要充分发挥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就需要保持货币币值的基本稳定。要保持货币币值的基本稳定,就需要保证一国的货币总量能够与该国主权范围内、法律可以保护的可交易社会财富的规模相对应,能够随同可交易社会财富的增减变化而变化,具有可调性、灵活性。
这样,传统的自然实物货币,由于其实际供应量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实物的自然储存量、开发或加工量等,很难与可交易社会财富规模的变化相适应,很容易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甚至在货币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中,贸易的严重失衡很容易导致货币的严重失衡进而引发相互战争。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可交易财富的增长,实物货币必然要退出货币舞台,回归其社会财富的本源,其价值同样需要以新的货币加以标示。
货币则必然脱离自然实物,转化为纯粹的价值单位或表征物,其本身可以不再具有实用价值,可以成为纯粹的数字。但它之所以能够被社会所接受,是因为一国货币是建立在整个国家可交易财富的支撑和信用基础之上,受到国家主权和法律保护的,所以,这种货币被叫做“信用货币”,也被称为“主权货币”或“法定货币”。
信用货币的“信用”,是整个国家的信用,而不是*府(财*)自身的信用或负债,并不是以*府税收为担保的(税收只能为*府债务提供担保)。货币也不再是发行货币的中央银行的信用或负债(央行不再承诺货币持有人可以用货币向央行兑回*金或任何其他东西),而更像是社会财富价值的法律权证(财富证券化)。
由此来看:在国家主权依然存在,世界尚未实现一体化治理的情况下,要打造和运行超主权世界货币是不大可能的。具体看:
其一,比特币等网络内生“数字币”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流通货币。比特币比照*金、高度封闭:总量与单位时间新增供应量均由系统严格锁定,不可人为调控,难以与社会财富的增长相适应;存在升值预期,有利于投机炒作,但违反货币发展规律与运行逻辑,在货币层面是倒退而非创新,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流通货币,只能是一种可以投资的数字资产,或者成为特定网络社区使用的“社区币”或“商圈币”;作为“社区币”,仍要接受金融监管(重点是与法定货币的兑换环节,也可以增加托管环节)。比特币等纯粹网络内生“数字币”,尽管模拟*金,但并不是*金,所以投机有机会,但风险非常大。比特币采用的去中心、全封闭区块链模式,消耗大、效率低,难以解决现实问题,难有生命力。
其二,与单一法定货币等值挂钩的“稳定币”只能是代币。在一个国家只能流通一种法定货币的情况下,不代表绝对不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被赋予特殊权利义务的“代币”的存在和使用。如在中国,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但仍允许一些单位食堂有自己的饭菜票/卡,一些商场有自己的购物券/卡,一些电商平台有自己的积分或“Token”,但这些东西只能是人民币的代币,只能在一定的社区或商圈内使用(其价值取决于应用商圈的广度与深度),要受到严格的货币监管,不能流出规定范围自由流通,不可能完全取代法定货币。
其三,与一揽子货币结构性挂钩的“超主权货币”设想很难成功。年6月Facebook发布Libra白皮书,设想Libra与5种法定货币结构性挂钩,其中美元占比50%(与SDR货币篮子不同的是,Libra货币篮子不含人民币,转而加入了新加坡元),并声称“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将由上百家大型国际化公司组成Libra核心协会独立进行管理,“让跨境汇款像发短信一样安全便捷”。基于Libra管理协会可能拥有的全球用户超过0亿人,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Libra的推出,将在全世界用户中广泛流通使用,成为全新的超主权货币,将强化美元的国际地位,并使很多非篮子货币被取代,因而会对国际货币体系和人民币国际化产生重大冲击。这确实产生了巨大轰动效应,但其实存在很多空想:在货币设计上,Libra与SDR相比并没有更多创新,甚至在货币的兑换,结构的动态控制、储备物的管理,兑换损益的处理,实际使用的便捷等方面比SDR存在更多困难挑战。其中特别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