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妇科学相关概念名词解释 [复制链接]

1#
北京湿疹最好的医院 http://m-mip.39.net/news/mipso_9004586.html

中医妇科学名词解释

中医妇科学: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认识和研究女性的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治规律,以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女性生殖脏器解剖与生理

YIYEQIANQIANYU

1、胞宫:胞宫,又称子宫、女子胞、胞脏、子脏、子处、血室等,位于小腹正中,带脉之下、前为膀胱、后为直肠,下接阴道。其主要功能是排泄月经,孕育胎儿。

2、阴道:阴道,又称产道、子肠,是连接胞宫与阴户的通道。其功能首先是保护胞宫面受外邪的侵犯,其次是排出月经、带下和恶露的通道,也是阴阳交媾(gòu)和娩出胎儿的通道。

3、阴户:阴户是指女性外阴,包括阴道前庭及其两侧的大阴唇和小阴唇、前面的阴蒂和后面的阴唇系带、会阴,即通道口的前后左右部位,故有“四边”“产户”之称。阴户是抵御外邪的第一道关口,具有保护女性生殖脏器的作用。

4、玉门:是阴道口的总称,包括处女摸的部位,是指尚未经历性生活女性的阴道口。玉门是排出月经、分泌带下,也是娩出胎儿、排出恶露的关口。

5、子门:子门,即子宫颈口,是子宫下部与暴露阴道的部分。子门是预防外邪入侵的第二道关口,是排出月经、泌带液、娩出胎儿的通道。

6、毛际:主要指前阴隆起的脂肪垫,即阴阜

7、交骨:交骨是指耻骨联合

常用外治法

YIYEQIANQIANYU

1、外阴熏洗:是以煎好的中药蒸汽向阴户进行熏蒸,以及用温度适宜的药液进行淋洗和浸浴的一种外治方法

2、阴道冲洗:是用阴道冲洗器将中药药液注入阴道,在清洁阴道的同时使药液直接作用于阴道而达到治疗目的

3、阴道纳药:是用中药研成细末或制成栓剂、胶囊、膏剂等剂型,纳入阴道以达到治疗目的

4、宫腔注入:是将中药制成注射液,常规消*后注入宫腔及输卵管内,以了解输卵管的通畅情况,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抗菌消炎,促进粘连松解和吸收,以及加压推注的钝性分离作用等综合治疗效应。

5、肛门导入:是将药物制成栓剂纳入肛内,或煎煮成药液保留灌肠。

6、外敷:是将外治药物的水剂或制成的膏剂、散剂等,直接贴敷在患处,达到解*消肿、止痛、利尿或托脓生肌等治疗作用的一种方法。

7、热熨:是将药物加工并加热敷贴患处,借助药理和热力的作用,使局部气血流畅,以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或温经通络的目的。

8、药物离子导入:是运用中草药药液,借助药物离子导入仪的直流电场作用,将药物离子经皮肤或黏膜导入盆腔,并在局部保持较高浓度和较长时间,使药效充分发挥,以治疗慢性盆腔炎和妇科手术后盆腔腹膜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陈旧性宫外孕等。

9、针灸:是在人体经络腧穴上施行针刺、艾灸、注药、埋线、通电及激光辐照等,取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10、推拿:推拿作用于体表局部,通过健运脾胃、行气活血祛瘀,达到调整脏腑阴阳功能的目的。

月经病

YIYEQIANQIANYU

月经病是指以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为主症,或伴随月经周期,或以绝经前后出现明显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1、月经不调

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天一行,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行”,也称为“经期超前”“经行先期”“”经早“”经水不及期“等。(西医学月经频发)

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长7天以上,甚至个月一行,连续出现3个周期以上,称为“月经后期”,也称为“经行后期”“月经延后”“经迟”等。(西医学月经稀发)

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周期时或提前、时或延后7天以上,交替不定且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水先后无定期”“月经愆期”“经乱”等。

(西医学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出现月经先后无定期征象)

月经过多: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或每次经行总量超过80ml,而周期、经期基本正常者,称为“月经过多

,也称为“经水过多”或“月水过多”

(西医学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所引起的月经过多)

月经过少: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少于平时正常经量的1/2,或少于20ml,或经行时间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者,称为“月经过少”,又称“经水涩少”‘经水少“”经量过少“(西医学子宫发育不良、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出现的月经过少)

经期延长: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或淋漓半月方净者,称为“经期延长,也称为“月水不断”“经事延长”

(西医学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所引起的经期延长)

2、经间期出血:两次月经之间,及氤氲之时,出现周期性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经间期出血“,经间期出血大多出现在月经周期的第10-16天,即月经干净后5-7天。

(西医学的围排卵期出血,属异常子宫出血的范畴)

3、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不尽,前者称为崩中,后者成为漏下,由于崩和漏二者常相互转化,故概称为崩漏,是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紊乱的月经病。

(西医学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

4、闭经:闭经,古称“经闭”“不月”“月事不来”“经水不通”等

原发性闭经:是指女性年逾16岁,虽有第二性征发育但无月经来潮,或年逾14岁,尚无第二性征发育及月经。

继发性闭经:是指月经来潮后停止3个周期或6个月以上。

(西医学病理性闭经)

5、痛经: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伴腰骶酸痛,甚至剧痛晕厥,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的疾病。也称“经行腹痛”。

(西医学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或宫颈狭窄等引起的继发性痛经)

6、月经前后诸证:凡于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周期性反复出现乳房胀痛、泄泻、肢体浮肿、头痛、身痛、吐衄、口舌糜烂、疹块瘙痒、情志异常或发热等一系列症状者,称为“月经前后诸证”。

(西医经前期综合征)

经行乳房胀痛:每于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乳房作胀,或乳头胀痒疼痛,甚至不能触衣者,称为“经行乳房胀痛”。

(西医学经前期综合征出现的乳房胀痛)

经行头痛:每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经后辄止者,称为“经行头痛”。

(西医学经前期综合征出现头痛)

经行眩晕:每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头晕目眩、视物昏花为主的病证,并随月经周期发作者,称为“经行眩晕”

(西医学经前期综合征出现眩晕)

经行口糜:每值经前或经行之时,口舌糜烂,如期反复发作,经后渐愈者,称为“经行口糜”

(西医学口腔溃疡)

经行吐衄: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周期性的吐血或衄血者,称为“经行吐衄”,又称“倒经”“逆经”

(西医学代偿性月经)

经行浮肿:每逢月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头面、四肢浮肿者,称为经行浮肿

(西医学经前期综合征出现浮肿)

经行泄泻:每值经行前后或经期,大便溏薄,甚或水泻,日解数次,经净自止者,称为“经行泄泻”

(西医学经前期综合征出现泄泻)

经行风疹块:每值临经时或行经期间,周身皮肤突起红疹,或起风团,瘙痒异常,经净渐退者,称为“经行风疹块”,或称“经行瘾疹”

经行情志异常:每值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烦躁易怒,悲伤啼哭,或情志抑郁,喃喃自语,或彻夜不眠,甚或狂躁不安,经后又复如常人者,称为“经行情志异常”

(西医学经前期综合征)

7、绝经前后诸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失眠健忘,精神倦怠,头晕目眩,耳鸣心悸,腰背酸痛。手足心热,或伴月经紊乱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

(西医学绝经期综合征、双侧卵巢切除或放射治疗后卵巢功能衰竭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表现)

带下病

YIYEQIANQIANYU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

广义带下:泛指经、带、胎、产、杂病而言

狭义带下:分为生理性带下和病理性带下

生理性带下:生理性带下属于妇女体内的一种阴液,是由胞宫渗润于阴道的色白或透明、无特殊气味的黏液,氤氲之时增多

病理性带下:即带下病,有带下量多,色、质、气味异常;有带下量少,阴道干涩;或伴全身、局部症状。

1、带下过多:带下量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过多”,又称“下白物”“流秽物”等

(西医学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等引起的阴道分泌物异常与带下过多临床表现类似者)

2、带下过少:带下量少,甚或全无,阴道干涩,伴有全很、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过少

(西医学卵巢早衰、双侧卵巢切除术后、盆腔放射治疗后、绝经综合征、席汉综合征、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抑制卵巢功能等引起的阴道分泌物过少)

妊娠病

YIYEQIANQIANYU

妊娠期间,发生于妊娠有关的疾病,称为妊娠病,又称“胎前病”

1、妊娠恶阻: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入即吐者,称为“妊娠恶阻”,又称“妊娠呕吐”“子病”“病儿”“阻病”等

(西医学妊娠剧吐)

2、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俗称“宫外孕”,但较宫外孕含义更广。

3、胎漏、胎动不安

胎漏:妊娠期阴道少量流血,时出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坠胀者,称为胎漏,也称“胞漏”或“漏胎”

胎动不安: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阴道少量流血者,称为“胎动不安”,又称“胎气不安”

(西医学妊娠早期的先兆流产和妊娠中晚期的前置胎盘出血)

4、堕胎、小产

堕胎:凡妊娠12周内胚胎自然殒堕者,为“堕胎

小产:妊娠12-28周内,胎儿已成形而自然陨堕者,为“小产”,也称为“半产”

暗产“怀孕一月不知其已受孕而殒堕者,称为”暗产“

(西医学的早期流产、晚期流产)

5、胎死不下:胎死胞中,历时过久,不能自行产出者,称为“胎死不下”,也称“子死腹中”

(西医学死胎及稽留流产)

6、滑胎:凡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或以上者,称为“滑胎”,也称“数堕胎”

(西医学复发性(习惯性)流产)

7、葡萄疫:妊娠数月,腹部异常增大,隐隐作痛,阴道反复流血,或下水泡者,称为“葡萄胎”,也称为“伪胎”“*胎”

(西医学的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

8、胎萎不长:妊娠腹形小于相应妊娠月份,胎儿存活而生长迟缓者,称为“胎萎不长”,也称“胎不长”“妊娠胎萎”

(西医学胎儿生长受限)

9、子肿、子晕、子痫

子肿:妊娠中晚期,孕妇肢体、面目发生肿胀者,称为“子肿”,也称“妊娠肿胀”

(西医学的妊娠期高血压出现水肿)

子晕:子晕,又称妊娠眩晕,子眩,常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以眩晕为主症头目晕眩,状若眩冒,甚者眩晕欲厥。

(西医学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引起的眩晕)

子痫:妊娠晚期、临产时,或新产后,突然发生眩晕倒扑,昏不知人,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全身强直,须臾醒,醒后复发,甚或昏迷不醒者,称为“子痫”,也称“妊娠痫证”“子冒“

(西医学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子痫)

产前子痫:发生在妊娠晚期及临产前,为最常发生的

产时子痫:部分发生在分娩过程中

产后子痫:一般发生在产后24小时内,较少见

10、胎水肿满:妊娠5-6个月后出现胎水过多,腹大异常,胸膈胀满,甚或遍身浮肿,喘不得卧,称为“胎水肿满”,也称为“子满”

(西医学羊水过多)

11、胎气上逆:妊娠期,胸腹胀满,甚或喘急,烦躁不安者,称为“胎气上逆”,也称为“胎上逼心”子悬“

12、妊娠小便不通:妊娠期间,小便不通,甚至小腹胀急疼痛,心烦不得卧,称为“妊娠小便不通”,又称“转胞”或”“胞转”,常见于妊娠中晚期。

(西医学的妊娠合并尿潴留)

13、妊娠小便淋痛:妊娠期间,尿频、尿急、淋沥涩痛者,称为“妊娠小便淋痛”,也称为“子淋”

(西医学的妊娠合并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泌尿系统感染的疾病)

14、妊娠咳嗽:妊娠期间,咳嗽不已,称为“妊娠咳嗽”,也称为“子嗽”“子咳”

(西医学妊娠期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炎)

15、难产:是指妊娠足月临产时,胎儿不能顺利娩出,古称“产难”

(西医学中因产道因素和胎儿因素所导致的难产非药物所能及,因产力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难产可参照本病)

产后病

YIYEQIANQIANYU

产后病: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称为“产后病”

产褥期: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孕前状态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需要6-8周

新产后:产后7日内,称为新产后

”三病“: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

“三冲”:

《张氏医通·妇人门》云:”败血上冲有三,或歌舞谈笑......此败血心,多死.....腹满胀痛者曰冲胃......若面赤呕逆欲死曰冲肺......大抵冲心者,十难救一;冲胃者,五死五生;冲肺者,十全一二。“

“三急”:

“产后诸病,唯呕吐、盗汗、泄泻为急,三者并见必危。”

“三审”:

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恶露有无停滞;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之盛衰,再审乳汁行与不行和饮食多少,以察胃气的强弱。

1、产后血晕: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甚则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称为“产后血晕”,又称“产后血运”

(西医学的产后出血和羊水栓塞)

2、产后痉证:产褥期内,产妇突然发生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则口噤不开,角弓反张,称为“产后痉证”,又称“产后病痉”“产后痉风”。

(西医学的产后手足搐溺症、产后破伤风)

产后“破伤风”:感染邪*而痉者,为产后“破伤风”

3、产后发热:是指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低热持续,或突然高热寒战,病伴有其他症状者。

(西医学的产褥感染、产褥中暑、产褥期上呼吸道感染)

生理性发热:产后1-2日内,由于产妇阴血骤虚,营卫暂时失于调和,常有轻微的发热,不兼有其他症状者,一般能在短时间内自退

蒸乳:在产后3-4日泌乳期间有低热,俗称“蒸乳”,非病态,在短期内会在自然消失

4、产后腹痛: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小腹疼痛,又称“儿枕痛”“儿枕腹痛”“产后腹中痛”等

(西医学的产后宫缩痛及产褥感染引起的疼痛)

生理性产后腹痛:孕妇分娩后,由于子宫的缩复作用,小腹呈阵阵作痛,于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自然消失,属于生理现象,一般不需治疗

病理性产后腹痛:腹痛振振加剧,难以忍受,或腹痛绵绵,疼痛不已,影响产妇的康复,则为病态,应予以治疗

5、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血性恶露持续10天以上,扔淋沥不尽者,称为“产后恶露不绝”,又称“产后恶露不尽”“产后恶露不止”

(西医学因产后子宫复旧不全、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内膜炎所致晚期产后出血及中期妊娠引产、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后表现为恶露不尽者)

6、产后身痛: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关节酸痛、麻木、重着者,称为“产后身痛”,也称为“产后关节痛”“产后遍身疼痛”“产后痹证”“产后痛风”,俗称“产后风”

(西医学产褥期因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关节痛、产后坐骨神经痛、多发性肌炎等病)

7、产后自汗、盗汗

产后自汗:产妇于产后涔涔汗出,持续不止,动则益甚者,称为“产后自汗”

产后盗汗:产妇于产后寐中汗出湿衣,醒来自止者,为“产后盗汗”

产后自汗与产后盗汗统称为产后汗证。

8、产后大便难:产后饮食如常,大便数日不解,或艰涩难以排出者,称为“产后大便难”,又称“产后大便不通”“产后便秘”

(西医学的产后便秘)

9、产后小便异常

产后小便不通:新产后产妇发生排尿困难,小便点滴而下,甚或闭塞不通,小腹胀急疼痛者,称为“产后小便不通”,又称“产后癃闭”。

(西医学的产后尿潴留)

产后小便淋通:产后出现尿频、尿急、淋沥涩痛等症状,称为“产后小便淋通”,又称“产后淋”“产后溺淋”

(西医学的产褥期泌尿系感染)

10、产后乳汁异常

缺乳: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称为“缺乳”,又称“乳汁不足”“乳汁不行”

(西医学产后缺乳、泌乳过少)

乳汁自出:哺乳期内,产妇乳汁不经婴儿吸吮而自然流出者,称“乳汁自出”,也称“漏乳”

(西医学产后溢乳)

回乳:若产妇不欲哺乳,或产妇体质虚弱,或因病不宜授乳,或已到断乳之时,可予回乳

11、产后情志异常:产妇在产褥期出现精神抑郁,沉默寡言,情绪低落,或心烦不安,失眠多梦,或甚至错乱,狂言妄语等症者,称为“产后情志异常”,通常在产后2周出现症状。

(西医学的产褥期抑郁症)

妇科杂病

YIYEQIANQIANYU

凡不属经、带、胎、产和前阴疾病范畴,而又与女性解剖、生理特点有密切关系的疾病,称为“妇科杂病”

1、不孕症:女子未避孕,性生活正常,与配偶同居1年而未孕者,称为不孕症。

(西医学不孕症女方多由排卵障碍、输卵管因素、子宫、阴道、外阴等所致)

原发性不孕:从未妊娠者,为原发性不孕;《备急千金要方》称为“全不产”

继发性不孕:曾经有过妊娠者继而未避孕1年以上未孕者,为继发性不孕;《备急千金要方》称为“断绪”

2、癥瘕:是指妇女小腹内的结块,伴有或胀,或痛,或满,并常致月经或带下异常,甚至影响生育的疾病

(西医学内生殖器官良性肿瘤、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子宫内膜异位症、陈旧性宫外孕等)

3、阴挺:妇女子宫下脱,甚则脱出阴户之外,或阴道壁膨出,统称为阴挺,又称“阴脱”

根据突出形态的不同而有“阴菌”“阴痔”葫芦颓“等名称

因多由分娩损伤所致,故又有”产肠不收“之称

(西医学盆腔脏器脱垂)

4、阴痒:女性外阴及阴道瘙痒,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宁,或伴带下增多者,称为“阴痒”,又称::阴门瘙痒

(西医学外阴搔痒症、外阴炎、阴道炎及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等出现阴痒症状者)

5、阴疮:妇人阴户生疮,结块红肿、热痛,或化脓腐烂,*水淋沥,甚则溃疡如虫蚀,或者肿块位于阴道边侧,如有蚕茧,称为“阴疮”“阴蚀”“阴茧”

(西医学的外阴溃疡、前庭大腺炎和前庭大腺囊肿)

6、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炎性疾病(PID)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盆腔炎性疾病(PID)的遗留病变,以往称为慢性盆腔炎,多是由于PID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迁延日久而来,临床缠绵难愈,以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炎症反复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

根据发病部位及病理不同,可分为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及书乱挂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7、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巧克力囊肿: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形成囊肿者,称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俗称巧克力囊肿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中,伴随周期基层细胞的代偿性肥大和增生,形成弥漫病变或局限性病变的一种良性疾病。既往曾称为内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瘤:少数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中呈局限性生长,形成结节或团块,称为子宫腺肌瘤

8、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以持续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生殖功能障碍及糖脂代谢异常。

往期推荐

YIYEQIANQIANYU

/

/

/

方剂整理归纳

方药歌诀大全

条文方药歌诀思维导图

全部条文

方药歌诀大全

相关概念名词解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