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再探讨 [复制链接]

1#
手足口病为肠道病*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消化道和呼吸道是重要的传播途径,6岁以下小儿多发。其中少部分患儿为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膜炎、脊髓炎、心肌炎等,可能很快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循环衰竭、严重脑干脑炎等危重状态,进一步导致患儿死亡。尽管我国原卫生部先后发布《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年版)》(本文以下简称为指南,收录在《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系列丛书)以及《肠道病*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年版)》(本文以下简称为共识,收录在《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系列丛书),但如何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例仍然缺乏快速实用的方法。

由于部分重症病例患儿并非由EV71感染所致,也可很快发展成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脑干脑炎等危重状态,进而短时间起死亡。近年来由于临床医生以及家长的重视,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正逐年减少,手足口病疫苗也已经处于研制阶段,但早期识别重症病例患儿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控制或阻断其向“心肺功能衰竭”发展的“瀑布式”炎症反应过程仍然是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患儿死亡率、致残率,并减少住院床日、费用的关键。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采用咽拭子PCR技术分离出的病*大部分为EV71病*,但也存在一部分柯萨奇A16型以及其他肠道病*阳性的病例,这说明EV71虽然是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并不是唯一的病原体。翻阅文献,其他肠道病*如科萨奇病*A组6型(CA6)、埃可病*30型(Echo30)等也可导致患儿出现重症手足口病表现。

指南及共识提出了手足口重症病例的诊断参考标准以及早期识别指标,但由于手足口病原学的多样性以及病情变化的差异性,其中许多指标已属于危重表现。

文献曾报道过新生儿罹患手足口病甚或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的病例。6月以内婴儿具有来自于母体的多种抗体,一般不易被感染,手足口病发病率较低;但由于其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贫血等,各器官脏器功能尚未成熟,承受疾病打击能力较差,故一旦发病,则很容易快速进展而成为重症病例,甚至危重症病例。

大部分手足口重症病例出现了严重高血压,但目前国内外对于小儿高血压的判定标准尚无统一指标,共识也只是指明了5岁以下小儿的严重高血压定义。目前临床医生多根据患儿年龄来判定其正常血压,即:婴儿平均收缩压=(月龄x+68)mmHg,≥1岁儿童平均收缩压=(岁x+80)mmHg,舒张压=/3收缩压来判定。而版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更仅仅指出“高血压值在新生儿90/60mmHg,学龄儿童10/80mmHg,下肢血压较上肢血压高10-0mmHg”作为临床判定小儿高血压的标准。测量血压时采用避免患儿剧烈运动或哭闹并可以闪卡、灯光、语言等吸引患儿注意力的方式并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值进行记录,有效的提高了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我们发现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压升高为其重要的临床特征,特提出如下小儿手足口病高血压警戒标准以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不含新生儿):1月-岁:收缩压mmHg,舒张压60mmHg;岁-5岁:收缩压mmHg,舒张压70mmHg;≥5岁:收缩压mmHg,舒张压75mmHg。

部分手足口重症病例患儿入院时出现了心率减慢、血压降低等心血管严重衰竭的表现。大多数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心率增快、血压增高,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心血管系统受损程度的加重,出现心血管功能严重衰竭时,患儿心率、血压反而出现下降,并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因此对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来说,心率的减慢、血压的下降往往更提示其病情及其危重。这点在指南和共识中也有所体现。因此,临床医生在诊治手足口病患儿时除了要重视患儿心率是否增快、血压是否增高,更应注意其心率是否异常减慢、血压是否异常降低,以及时发现可能随之出现的心跳停止。

手足口患儿血常规检查,指南及共识中也均提到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WBC)明显升高。但对比分析重症患儿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机百分比发现中性粒细胞比值的升高相较于WBC升高对判断手足口病情的严重程度更为有益,这一方面提示了手足口重症患儿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另一方面又提示了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因受病**素抑制而降低,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进而增强。

所有手足口病患儿均应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即于手、足或臀部以及口腔出现疱疹、斑(丘)疹等表现,但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患儿出现了典型的易惊、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受累甚至于肺水肿、肺出血等心肺功能衰竭的危重表现,但仅有口腔粘膜或咽峡部疱疹或粘膜疹而手、足或臀部皮肤不明显,对此类患儿,指南不建议诊断为手足口病。临床医生通常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其中的部分患儿病情进展可出现手、足或臀部的皮疹或疱疹,而成为典型的手足口病例。而目前国人对于手足口病的重视程度逐年升高,对其疾病进展可能出现的危重情况均有所了解,而对于疱疹性咽峡炎则知之甚少,因此对于上述患儿仅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难以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当病情出现进展时不易取得其理解。故对于上述仅有口腔粘膜或咽峡部疱疹或粘膜疹而手、足或臀部皮肤不明显的患儿,如果病原学证据缺如时,可诊断为“疑似手足口病例”,不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同时再次行病原学检查,密切随诊,向家属解释清楚病情,然后根据复诊情况确定或排除手足口病。

早期识别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并给以正确及时的处理是减少死亡率、后遗症率的关键。由于小儿生理机能的特殊性、体格检查时不能完全配合、手足口病原的多样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制定可以快速实用的判定手足口重症病例患儿评分量表显得尤为重要,这正是本研究即将开展的项目。

本平台精彩文章导读(点击即可阅读):

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时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指南

史上最全!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鉴别诊断{图文}

让儿科医生心痛的心源性腹痛

手足口病诊治之三:图文精讲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断与治疗

儿童EB病*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手足口病诊治之二:手足口病的鉴别诊断

儿科临床雾化吸入常用药物的使用

NICE儿童发热:针对5岁以下儿童的评估与初步诊疗指南(全文解读3)

小儿皮肤发绀

AHA最新小儿心肺复苏指南-PBLS部分(附:我国原卫生部心肺复苏最新操作标准)

NICE儿童发热:针对5岁以下儿童的评估与初步诊疗指南(全文解读)

到底还要不要物理降温?(修改稿)

手足口病诊治之一(附:手足口病快速评分表)

去大脑强直与去皮层强直的区别

小儿神经系统运动调节中枢

张德生:社会转型时期的儿科医生如何工作?

小儿常用退热药物治疗专家共识(原创)

放下黑丝带,我们再次踏上前进的征程---

儿科雾化全知道

儿科常见临床急性的中*的表现及主要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处理流程图

住院患儿不同病原体肺炎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指南(草案)

G6PD缺乏症患者用药安全及健康卡

儿科常用口服药服用时间大汇总

小儿急性心力衰竭诊治要点

魏则西和陈仲伟,你知道谁?

人民日报难得的好社论: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

小儿1对颅神经病变定位(1)(绝对收藏)

NICE儿童发热:针对5岁以下儿童的评估与初步诊疗指南(全文解读1)

小儿皮疹的分类及临床常见近0种疾病的临床诊断

毛细支气管炎诊疗指南:美国儿科学会

“儿科医生被逼下跪”事件之我见(原创)

教你全面了解PPD试验

儿科临床工作难点、重点集锦(3)

儿科临床工作难点、重点集锦()

小儿危重症的临床判断与评估(下)

儿科临床工作难点、重点集锦(1)

小儿危重症的临床判断与评估(中)

小儿危重症的临床判断与评估(上)

河北沧州张西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