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半身不遂,高血压, [复制链接]

1#
77半身不遂——闫云科医案

郝某,女,50岁,年8月1日初诊。脑梗塞年余,初左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经住院扩张血管、降压、降脂治疗,症状改善,可独立行走。然步履蹉跌,举臂维艰,体重肢强,难操家务。望其面色微黯,睑臃神呆,舌边尖红,苔厚微*。闻其言语謇涩,问答不敏。询知失眠六年,严重时通宵不寐,头闷脑胀,心烦易惊。项强,手麻,腰脊酸痛,胸脘满闷,胃纳不香,大便数日一行,小便不利。诊其脉,沉弦上鱼际。触其腹,腹壁甚厚、腹肌硬、脐上悸痛。测得血压/86mmHg,化验室报告:血清甘油三酯.36mmo/L,血清胆固醇6.95mno/L,血糖5.5mmo/L。脉证观之,初为肝气郁结,化火扰心,致睡眠长期不宁。

继而肝阳上亢、肝风煽动,“血之与气,并走于上”(《素问.调经论》),致中风证成。今之所见乃中风后遗症也。李东垣论中风:“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忧喜忿怒其气者多有此疾。"观其头胀烦惊,脉弦上鱼际,知肝郁气逆,经络滞塞,证属实,非补阳还五汤所宜,且小便不利,身重不易转侧,遂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柴胡1g*芩10g半夏15g*參10g茯苓15g大*10g桂枝10g龙骨30g牡蛎30g磁石30g葛根30g五剂好转。

二诊:泻下脓秽便甚多,神疲身重、项强肢僵大减,睡寐原方五剂

三诊:患者笑容可掬,喜上眉梢。谓肢体灵活一如病前,言语流畅,烦惊不再,睡寐安甜,厚苔变薄。时仍头脑胀闷,脉象如前。析其脉症,肝郁气逆尚未尽解,补益气血未至其时。

守方五剂再予定夺,然患者再未来诊。《经方躬行录》

78高血压与脚弱——矢数道明医案

61岁男子。面红,性格谨慎,平素血压较高/mmHg),因参加选举运动而疲劳,某夜头痛剧烈,意识不清,认为脑出血。意识恢复后,右下肢无力,头不能转动,言语障碍,右视力障碍,右视野狭小,扶两个人肩来院。

医院怀疑为脑肿瘤。半年前,发病当时体重70kg,但现在降为50kg。半年来完全如残废。舌不能伸出,心下坚,胸胁苦满,脐上动悸亢进,左右两侧腱反射皆减弱,足无搐搦。观其步行困难,运动障碍属“一身尽重,难以转侧者”,故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服药第3日,步行稍轻快;1周后,自行上下车站之阶梯。

诸症好转,血压降为10/70mmHg,再度恢复健康,已成为诸团体代表干事。(《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汉方治验选读》

79高血压——毛德西医案

徐某,男,46岁,商人。半月前出现头痛脑胀,自以为体健,而未予重视。1周前在家属劝解下,到社区医疗站测量血压,时为/mmHg,颇为吃惊,继增心烦、急躁、失眠之苦,因其兄患脑血管病半身不遂而事业中断,恐步其后尘,终日心烦不宁,急躁上火,口干而渴。初诊时脉来弦紧而数,舌苔薄*,中部干燥。考虑为肝胆郁火上逆,郁于脑则头痛,郁于心则烦躁,郁于胃则口渴。治当泻其有余,以解郁泻火安神为法。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柴胡10g,*芩10g,生大*6g,茯神10g,桂枝5g,龙骨、牡蛎各30g,清半夏10g,生磁石30g(先煎),生姜5g,大枣5枚(切),生甘草10g。连服5剂,头痛脑胀减轻,但仍心烦燥渴。原方加入麦冬30g,焦栀子10g。服用6剂,脉来和缓,舌生津液,夜眠转好,血压稳定在140/90-95mmHg,继服1剂,诸症告愈。

原按;毛老师认为:本例除主症头痛外,心烦不宁、急躁失眠亦是重要指征。《伤寒论》云:“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后世医家认为,“烦,惊”二字不可忽视。烦,包括烦恼、急躁;惊,包括惊悸、失眠、谵语等。由此,该方引申用于瘫病、神经官能症、癫痫、精神分裂症、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瓣膜病等多种疾患,凡涉及头痛、眩晕、惊悸、失眠、精神障碍者,均可参考选用。该方补泻兼施,和解镇固、散郁降逆,功效极其全面。本例剔除原方中铅丹,改用磁石镇固守神、潜其浮阳;加入麦冬滋阴养心,栀子去心火以解郁。诸郁解散,少阳枢机转运有序,由郁结而形成的高血压,自然会随之而降。《经方治验心血管疾病》

80半脸或半身出汗

康某,男,成年人。左脸汗出,右脸无汗,时轻时重半年多,轻则微微出汗,重则汗出如珠,顺颊而下。曾以中药止汗剂三十余剂而无效。舌苔白,脉弦紧,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铅丹加甘草,

3效,10剂愈。(《北京中医学院学报》年4期9-31页)《经方研习》

81后脑勺疼痛——董正平医案

这是一位43岁的中年妇女,通过他人介绍,与另一位病友前来门诊求诊。

患者面色偏于*暗,两颊还有不少雀斑。她的症状是这样的:近-3年来,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后脑勺疼痛,生气上火则加重,发作时吹凉风能感觉舒适一些。睡眠不踏实,梦多,烦躁,经常感到头身困重。大便黏滞不畅。月经提前5-6天,血块较多,量可。乳腺增生,经前乳胀疼。右侧头部外伤史年。舌偏暗,苔薄白,脉弦细。辨为肝郁化火,上扰清阳。

处方:柴胡1g,*芩8g,龙骨15g,牡蛎15g,大枣10g,茯苓15g,姜半夏8g,*参8g,桂枝6g,酒大*4g,6副。针双侧太冲、侠溪、束骨。

服药后,诸症大减。睡眠较实,头脑清凉,身体轻快。继续服用上方6副,诸症遂除。

临证用方拓展

治疗头痛的常用经方:桂枝汤,麻*汤,承气汤,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理中丸,吴茱萸汤,四逆汤,百合地*汤。《经方浅悟》

8心肌炎——倪良玉医案

*某,女,41岁,年5月4日初诊。患者平时情绪易紧张、激动,病前有劳累及轻度感冒史,后感乏力、心悸、胸闷不适,在外院查EKG,疑诊为病*性心肌炎,建议住院。患者听说患心脏病后,极为紧张,夜寐不安。虽经多方治疗,却诸症加重。入院时患者体形偏瘦,惊恐不安,时心悸欲脱,胸闷气短、深吸气后方舒、胸前区隐痛,持续数小时不缓解,全身乏力,失眠多梦,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腻。检查排除了心脏器质性疾病的可能,先予心理疏导。方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处方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5g,*芩10g,白芍10g,枳壳10g,川芎10g,桂枝10g,茯苓10g,全瓜蒌10g,白术10g,姜半夏10g,川连3g,生大*4g,煅龙、牡各30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10剂后,症状明显好转。原方去川连,加珍珠母0g再进,配合柏子养心丸口服,症状逐渐消失。

解析:《伤寒论·少阳病》:“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案为素体虚弱,加上情志不畅,劳逸失调导致心之气血阴阳失衡而发病。夜寐不安、惊恐、心悸为心之阴阳失调。形体瘦弱、胸闷气短、全身乏力为气血不足之象。治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清热祛痰,定志安神。柴胡与*芩合用,透泄少阳之邪,茯苓、半夏利湿祛浊,龙骨、牡蛎镇惊安神,平肝潜阳,大*、*连清心火而燥湿。后加柏子养心丸养心安神,滋阴补肾。《经方验案评析》

83颈椎病——马云飞医案

患者,女,64岁,因反复头晕呕吐耳鸣年,加重15天就诊。患者自诉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转动头颈部头晕明显加重,严重时当场昏倒,伴有呕吐耳鸣,发作时需平躺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才能缓解。平常每月发作1-次,发作时间无明显规律。近半年来上症加重,1周发作1-次。刻诊:面微水肿,头晕,耳鸣,恶心,无口干口苦,饮食欠佳,睡眠及二便尚可。舌淡胖,苔薄白,脉弦。自诉平时性情急躁,口腔溃疡屡治屡发。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处方:柴胡1g,*芩6g,半夏15g,生姜15g,茯苓30g,桂枝15g,泽泻30g,白术0g,生牡蛎15g,生龙骨15g,干姜6g,炙甘草10g,*参15g。6剂。患者服药后当天晚上症状即消失,故又连续服用剂,余下3剂未服用,头晕至今未再发。

按语:《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故颈椎病的治疗可首先从肝着手。根据*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上焦之病多为中焦之湿堵塞胆(相火)肺下降之路。《经方治痹》

84颈椎病——矢数道明

患者,女,70岁。主诉1年前起右手4.5指发麻、疼痛,不能弯曲。半年前左肩、左手腕关节也发生疼痛,手发胀,足底肿。其后又有肩颈痛,不能打呵欠,因打呵欠时颈部强直、疼痛。另外,左腰部也有强烈疼痛。脉沉而有力,腹有力,有右侧胸胁苦满,乃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葛根6g。服药后,血压逐渐下降,脖颈变软,打呵欠已不再感到痛苦。《经方治痹》

85腰腿疼——石印玉医案

患者,女,43岁。患者左侧腰腿痛缠绵反复年,难以久行,饮水多,睡眠差,小便不利,大便调。舌苔薄,脉弦。查颈、腰活动好,软组织压痛,诊断:腰腿痛(气血不和),治以调和气血,方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0g,*芩10g,苍术6g,白术6g,制半夏10g,*参10g,肉桂3g,桂枝38,制大*5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茯苓10g,大枣10g,决明子30g,制香附8g,忍冬藤15g。服药1周后症减,效不更方。1年后复诊,述无腰痛,生活已不受其苦。

患者虽然腰痛年,缠绵不愈,但局部压痛不甚剧烈。抓住患者言语较多、精神紧张、睡眠差、舌苔薄、脉弦的特点,辩证本案当属三焦气血不和,少阳枢机失畅,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以调和气血,通络止痛。《经方治痹》

86骨关节炎——*煌医案

患者,女,70岁。患者感关节疼痛伴晨僵。刻诊:自感疲乏无力,晨僵伴全身关节疼痛,以手腕关节、膝盖骨疼痛为甚,疲劳晨起严重,两腿沉重,睡眠不实,醒后不易入睡,腹中时有隐痛,偶有心慌、胃中不适,腹部拒按,大便偏干,舌淡、苔薄白滑,脉弦滑。处方:柴胡1g,*芩6g,制半夏15g,肉桂(后下)6g,*参1g,茯苓0g,制大*5g,龙骨(先煎)10g,牡蛎(先煎)10g,干姜6g,大枣30g,周后复诊,自述服药当晚手腕疼痛缓解,膝盖疼痛亦有所缓解,同时睡眠改善,夜间醒后能睡着,疲劳感减轻,两腿沉重感缓解。《经方治痹》

87右侧肢体异常——董正平医案

一女生,19岁,每次躺下睡觉时即感觉右下肢发胀,将患肢抬高则感觉较舒适。伴有右上肢疲乏、颤抖,活动后或紧张时加重。以上症状已持续半年。自述半年前,曾干咳1个月,经治疗,渐愈。之后出现上述症状。

痤疮,面油多。情绪敏感,近日失眠。大便可,尿可。唇干,口不苦。舌略暗,苔薄略*。脉弦细。辨为少阳郁热,气化不利。

处方:柴胡1g,*芩6g,姜半夏8g,桂枝6g,茯苓0g,酒大*3g,龙骨15g,牡蛎15g,*参8g,生姜10g,大枣15g。4副。服药后,右侧肢体症状消失,继服4副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经方浅悟》

88下肢疼痛——张春光医案

韦某,男,10岁。年5月0日诊,半月前无明显诱因突感双下肢疼痛,酸软无力,行走困难,呈进行性加重,1周后完全不能行走。医院儿科就诊,腰穿后脑脊液检查,潘氏试验阳性,诊断为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西医抗病*、消炎、激素治疗1月。病情无好转,求治于中医,双下肢痿软,扶物缓行,十余步必休息片刻,蹲下后不能自行站立,且不愿功能锻炼。舌质淡,苔厚腻浮*,脉洪滑。此湿热作祟,投三妙散加减,进药0剂。湿热之象已解,病状同前。心中疑虑顿生,查阅古籍,皆言邪去正复,何以湿热去,病状无转机?遂追问其母患儿病后情志有无异常,其母告知,患儿病后,夜间易惊,且烦躁易怒。

处方改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用柴胡6g,龙骨(先煎)0g,牡蛎(先煎)0g,桂枝4.5g,*参1g,半夏4.5g,茯苓9g,鹿角粉1g(吞服),女贞子9g,枸杞子9g,淮山药1g,白术10g.

先投3剂,其母述患儿情绪好转,欲动,药已中的。继进10剂,病状大减,已能独立行走10余分钟,蹲下且能站起。依前方改汤药为散剂,回家调治。1月后患儿前来复诊,面色红润,行走正常,当日行腰穿检查,潘氏试验阴性。

解析:《伤寒论·太阳病》:“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语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案为湿热之邪侵袭经脉之痿证。阴阳失调,胆气虚弱,而致夜间易惊,烦躁易怒,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重镇安神。柴胡、桂枝合用重在调和阴阳;龙骨、牡蛎重以镇怯,安定神明;加鹿角、女贞子、枸杞子,滋补肝肾,充填肾气;山药、白术健运脾胃,充养胃气。全方合用,标本兼治,故效果令人满意。《经方验案评析》

购书学习,进群,请加好友(微商—勿扰)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