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良格号是中国第一艘服役的航母辽宁号的前身,在它从第一个东家苏联转手到中国的过程中,也曾经历过曲折的谈判过程和外交争端。
有那么一段时间以来,普遍认为瓦良格号连同其图纸的购买,港商徐增平厥功至伟,仿佛没有他航母就不会有停泊在中国港口的可能。
如此一件巨大而价格不菲的*事重器,难道果真只是靠一个商人在乌克兰的商业关系,才能使中国获得瓦良格号及图纸?
怀才不遇的瓦良格号
瓦良格号于年开始建造,当时在冷战的国际格局下,苏联为了向英美看齐,斥下巨资、倾其国力决心建造两艘史无前例的航母。
一艘名为“定单”,这就是今天的俄罗斯海*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另外一艘名为“定单”,即瓦良格号。
这个令人惊叹的工程,苏联*府竟动用了多个工厂、科学研究院以及相关单位,还将多个行业的专家们召集在一起贡献智慧,另外还对建造瓦良格号的黑海造船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
可见这个航母的诞生凝聚了先进的人类智慧和数不胜数的资源,光是一个巨大而空荡荡的船体就建造了3年。
但这个庞大工程随着苏联解体便受到了挫折,独立的加盟国纷纷忙着瓜分遗产,而瓦良格号便归为乌克兰的名下。
对乌克兰而言,这个半成品的航母并没有多大作用,加上刚从苏联解体的阴云中脱离,国内经济低迷,当局下令停止了继续建造瓦良格号并希望找个卖家将其卖出去。
对于英美而言,不需要买半成品来作为*事用途,但武器相对落后的小国也对如此庞大、维护成本如此高的航母不感兴趣。
那么,瓦良格号加以改装作为商业用途,或许也是一个办法。
法国一家公司和黑海造船厂联系上了,考虑把瓦良格号买来改装为独特高档的“海上酒店”,但大多数船舱高度实在过于低矮,满足不了作为豪华酒店的标准。
徐增平购买瓦良格号
如果瓦良格号再这样闲置拖延下去,其身价也将逐年下降,黑海造船厂便以竞标的方式处理。
年,一个名为“澳门创律”的公司以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瓦良格;这是香港创律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董事局主席徐增平。
根据徐本人的说法,乌克兰一开始出价1万美元,为了拿到航母的图纸,乌克兰便提出多付万美元;由此凑出了万美元的价格。
因为徐和乌克兰商人有过交情,才同意将图纸放在瓦良格号上,一并送到中国去。
徐增平在改革开放后下海经商,年到香港发展,随后成立了创律集团。根据他本人的说法,要将瓦良格改装为停泊在澳门港口的海上*场。
这个说法当时也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在此一提瓦良格这个大家伙的参数:舰长米,宽70.5米,吃水10.5米,标准排水量吨。
虽然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乌克兰已经把瓦良格的武器全部拆除,只剩下一具空荡荡的外壳,但面积狭小的澳门港口是无法停泊如此大的航母的。
澳门要想长久安置瓦良格,那么港口相关设施将要大规模地进行改造,如此兴师动众只为建造一个海上*场,在成本上未免破费,以至于有人认为徐增平一开始买下瓦良格就是作为中国官方的代理人。
当时葡澳当局以澳门的港口无法停泊为由,拒绝瓦良格的到来,于是,瓦良格来中国的第一站就改为大连。
因为瓦良格早已荒废,动力装置也没有安装,将其从相隔万里的乌克兰送到中国,就只能以拖船的方式。
为此,徐增平雇佣了荷兰国际运输合约公司的“萨布尔角”来拖船。
瓦良格体积庞大,要想在恶劣的海洋中顺顺利利地拖着走,自然不能速度太快。
好不容易到了土耳其所控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时,瓦良格的船队就遭到为难,土耳其当局声称:“船体过于庞大,会影响其他船只通过。”
这个理由其实牵强附会,一辆被拖着走的稳重缓慢的瓦良格经过这条海峡,在安全问题上并不比其他大型油船容易出事故,只是速度慢一些,但绝不致于严重影响了其他船只的航程。
但土耳其方面并不松口放行,船队只好返回乌克兰,徐增平无可奈何,便请求官方出面调停。
1年7月,土耳其*方负责人终于同意访华,原来刻意阻扰瓦良格经过海峡无非是为了和中国签订一些有利的协议,他们也看出瓦良格号的真正需求者是中国官方。
土耳其希望中国开放对其旅游,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在这些年来也获得了不凡的进步,这样每年将会有百万人次的中国观光客到土耳其,可为土耳其创造20亿美元的外汇。
到了8月,土耳其便同意放瓦良格号通过他们的海峡。
不得不说,博斯普鲁斯海峡的确险恶异常,除了遇到人的刁难,也有自然的灾祸。
在通过海峡的最后一个弯角,便进入了爱琴海,白天风平浪静。
晚上就风暴施虐,瓦良格和拖船之间的铁链被扯断,工作人员费了千辛万苦才挺过了这场危机,重新使瓦良格和拖船连接上,但一个挪威水手不幸在黑夜的风暴中被铁链砸死。
往后船队愈加谨慎,缓慢航行,直到2年3月,瓦良格才安全停泊在大连内港的一个码头。
根据徐增平本人的说法和过度吹捧他的资料上的说法,当瓦良格来到中国后,数不胜数的专家团队便迫不及待地想一睹航母的结构。
这当然就不得不用到航母图纸,他们第一件事便是清点船上那些揭示了复杂工艺和人类智慧结晶的图纸,过了不久,专家们便发现几个编号的图纸不见了,而那些正是核心所在。
徐增平听到之后,感到又气又恼,便当即去乌克兰寻找黑海造船厂代表阿斯纳耶夫。
徐增平一边指责乌克兰不讲诚信,一边要求补全欠缺的图纸。
阿斯纳耶夫当时听完后感到大惑不解。
后来才知道,那些图纸原本的确一并寄过去,但俄罗斯情报人员在瓦良格启程之前协同乌克兰国防部取走了图纸。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徐增平频繁去乌克兰和阿斯纳耶夫交接,运用其积累的丰富商业谈判手段,一边施压,一边据理力争地请求,最后,那个诚实的商人阿斯纳耶夫便将备用图纸寄给了徐增平。
一直以来,媒体资料上对徐增平的评价相当高,不论是出价购买,还是外交协商,乃至最后图纸的完整获得,彷佛都全仗徐增平的功劳才得以搞定,而徐增平本人也并不讳言自己的功勋卓著。
别人的夸奖和本人的直白,使徐增平获得了一系列美好的称号,如“爱国港商”“辽宁舰第一功臣”等,甚至有人说他买下瓦良格就是为了献给中国。
事情的内幕
关于徐增平的事迹可以说塑造了他光辉伟岸的形象,但事实并非如此,起码可以说他在获得瓦良格和图纸的功劳中,并非至关重要的人物。
徐增平在竞标中买下了瓦良格后,并没有付全款,或许他知道瓦良格用于商业非常有限,必须将其转手出去,以获得利润,而*方是最有可能将瓦良格接手过来的对象;或许他出面购买瓦良格之前就已经和官方商量好了。
无论如何,真正为徐增平提供资金的人是华夏证券公司的董事长邵淳,当他得知徐增平拿下瓦良格后,便想办法注册了一家民营科技公司,再由这家科技公司的名义为徐增平的公司汇款,付清购买瓦良格的所有费用。
徐增平和邵淳原本将一切商谈妥当,可以很快将瓦良格从乌克兰手中买过来,但邵淳把资金汇过去之后,不仅没有使瓦良格启程,反而被徐增平接二连三地索要其他费用。
邵淳起初不清楚徐增平的油滑,但随着资金索要越来越多,便自己和黑海造船厂交涉。原来徐增平只向船厂支付了一半资金,其余款项全被徐增平私自挪用。
邵淳为此极为恼火,后来经过和徐增平的谈判,斥巨资收购了澳门创律公司的股权,随后向乌克兰付清了尾款,瓦良格号才得以启程前往中国。
想必徐增平在此狮子大开口,邵淳接手公司便立即将徐增平逐出团队;徐增平自此也就没能插手瓦良格事宜。
值得一提的是,瓦良格拖运途中被土耳其阻拦以及被暴风雨袭击,确实不假,但其中没有徐增平的任何身影存在,因为此时邵淳已经全面接手此事。
既然徐增平在购买瓦良格一事中只是起牵头作用而已,在此之后便未曾插手,那么像有些资料所言的,专家发现了图纸缺了几张,徐增平再挺身而出前往乌克兰谈判而最终获得图纸的事情,就更是子虚乌有了。
事实上,关于瓦良格图纸,早在年乌克兰便有意卖给中国,但负责此事的单位中船重工考虑到公司初创,财*紧缺,便将购买图纸一事搁置一旁。
当瓦良格历经重重困难到达大连后,专家和相关单位领导认为,如此庞大的航母将其拆除用作别的用途未免可惜,而长久停泊大连港口已经锈迹斑斑,不妨再出一笔资金买下图纸,重建瓦良格在苏联没有完成的工程。
倘若航母没有图纸,的确就是一个空荡荡的外壳,他那精密的设计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何况图纸凝聚了数不胜数的外国专家的智慧;而这些是当时我们刚刚起步不久的造船业所不具备的。
2年9月,中船重工和相关单位派出代表就购买图纸的事宜前往乌克兰黑船造船厂商谈,他们参观造船厂了解到,图纸还井然有序、完完整整地放在八楼的货架上,说明自瓦良格诞生以来并没有卖出去。
他们也了解到,这个造船厂在建设时极为辉煌,鼎盛时员工达3万人以上,时至今日,只剩下人。
黑海造船厂的领导班子透露说,最近俄罗斯和印度都有买下这些图纸的打算,但因为先前已经和中国有过商业上的交情,希望你们抓紧定夺此事。
他们一行人回到基普,便将意向书打印出来,最后经过谈判,这次准备购买的图纸资料共份,备品备件工具共组。
由此可见,图纸并非徐增平依靠个人关系,使乌克兰商人同意将其一并放在瓦良格船上,图纸的获得其实是中船重工和相关单位协商的功劳。
将购买瓦良格和图纸这种事关国际外交的大事,全部功劳挂在一个港商头上,确实说不过去,更何况,徐增平本人在和邵淳合作之时,有过公款私用的例子,其功过在这件事情上是否相抵都值得怀疑。
“一个国家接手运作的项目,还用得着一个香港商人瞎掺和么?国家运作都这么难,耗时两年才拖回来,一个香港商人怎么可能独立完成?”中船重工的当事人唐士源对此评价道。
结语
瓦良格号刚来到中国时,只是一个锈迹斑斑的空铁壳,连大轴都被切断了,电子设备也全部被拆,在大连一停就是三年。
即便如此,他也仍然吸引了大量*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