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我是写给那些希望自己可以幸福地花钱的小伙伴的。
一方面,越来越多购物节的存在,有时会让我们感到,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容易迷失在物质之中了。
另外一方面,物质本身确实是我们生命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存在。就像金钱一样。
而我更愿意,我的文字,是可以提醒更多人,我们可以回到与物质的美好关系中——充分看见它的珍贵之处,而我们也活在珍惜它们的幸福之中。
在这篇文章当中的某些部分,你会读到如何避开自己并不真正需要的消费。
但我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此。
我希望,这些文字可以是你开始与金钱,与自己更多自我对话的一个契机。
我希望,这些文字可以在你埋头思考买或不买某一样东西的时候,让你抬起头来想:
那我自己借由金钱,借由我买回来的东西,我真正在寻找和体验的是什么呢,在我宽广的人生之中?我内心真实渴求是什么?
是的。我们与金钱,与物质的美好关系也在于,我们可以让它们推动自己不断去体验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人生。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会更愿意去将购物节本身当成一种中性的存在,如同金钱的能量本身也是一种中性的存在。
我祝福你,不管购物节买不买东西,你的内心都能拥有满足的幸福,一种知道自己正在走向自己渴望人生的幸福。
以下,请参考我为你的购物节所准备的金钱整理小贴士:
想一想,自己买东西背后到底是在买什么?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我之前的这篇文章《考虑一笔钱要不要花时,可以用的问题清单》,强烈建议你好好看一下。它能很好地辅助你思考,观察和判断,自己所花出去的金钱,是不是真的能够让自己幸福的金钱。
在购物节的时候,大家通常会希望借由促销和折扣来囤自己需要的物品。
这一点,用好了,是用更少的金钱换回了自己想要的价值。
用偏了,是过度膨胀/错乱的购买欲最终变成了自己的金钱负担和内心压力。
所以,在这里,我想再提醒一下,如果一个人有习惯性囤积的习惯时,内在的原因是什么。——看见,是改变的开始。
比如,不停在买各类名牌衣服,包包,珠宝的人,很可能是过度在意别人的眼光。而这种在意带给自己的束缚,是买回来多少名牌也不会消失的。
比如,不停在囤书,囤课程的人,很可能是处于知识焦虑的状态,特别是那些囤了自己也没有看,没有学的人。
如果你属于自己买的书/课程基本上都看了,学了,且都发挥了它们的价值,帮助自己塑造了新自我,创造了新生活,那当然是另当别论。
比如,老是大量囤食物/日用品,囤到自己用一整年都吃不掉/用不掉的人,很可能是缺乏生存的安全感。
这个和一个吃货喜欢吃各种美食,还是不一样的。仔细自我观察,是可以辨别出差别的。
不管是哪一类的物品,自我观察的窍门之一就在于:观察自己是否存在过度购买的情况。
另外一个常见现象是:有意无意地在利用购物解压。
但除了一瞬间因为优惠和购物带给自己的快感以外,这只是会创造出更多的囤积和内心的积压感。
不让内在的情绪宣泄出来,这当然也不是个办法。
另外,我个人觉得,适度的物质享受对人的情绪确实是可以起到有益的调节和滋养的。
但总的来说,一个人只有真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