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抱团养老的云南支边知青
TUhjnbcbe - 2024/5/17 17:18:00

“以前我最恨那个地方的,现在我最爱那个地方。因为我的青春、苦难在那里,踏入人生的第一步也在那里。”

许世辅,邵锦明夫妇退休后,从四川成都出发,开始了他们的旅游生活。年春节前,听同学介绍说,云南德宏州芒市气候不错,房租便宜。物价也不高,适合旅游养老。于是夫妻俩从西双版纳驱车来到了芒市,在大湾居民小区安顿下来,几个月后,闻讯赶来抱团养老的同学朋友在这里集聚了好几百人。

来这里养老的大部分人,50年前都曾经在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当过知青。“云南支边知青”,是人们对这个群体的特殊称呼。

许世辅当年在云南临沧勐定农场工作过八年,这八年是他人生中一段特殊的经历。

1

超过10万人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

年春天,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在成都招收知识青年,这一年许世辅18岁,是初中二年级的在校学生,这一年前前后后,有总数超过一万六千多成都市应届毕业的初中生,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生产建设兵团。

由火车换乘汽车,经过几天的奔波,车行一千多公里之后,许世辅来到了云南省临沧地区耿马县勐定镇,许世辅被分配到兵团二师七团一营,受到这里老战士们的热烈欢迎。

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是在原云南省农垦系统的部分农场和当地生产队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当时大部分职工为复员转业军人。从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到年年底,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接收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昆明的知识青年超过10万人。

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建制虽然归当时的昆明军区并行使军级权限,但知识青年并不是解放军战士,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开垦荒山,种植橡胶。

2

艰苦的知青生活

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很多连队由于组建晚,底子差,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经常没有蔬菜,几个月没有肉吃也是常有的事。很多知青甚至连住房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几十人,上百人挤在破烂的茅草房和油毛毡搭建的临时住房里。日复一日高强度的劳作让很多人厌倦了这里的生活。

许世辅看不到自己的前途,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转眼几万名知青在云南已经度过了好几个年头。这期间,开始有知青通过各种渠道调离农场。眼看着昔日一块儿支边的青年一个接一个地走了,留下来的人思想开始动摇。

年10月31日全国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在北京开了40多天后,公布了《知青工作四十条》,这个决议不仅肯定“文革”以来上山下乡工作取得了“伟大成就”,而且强调指出今后仍然要“有计划地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工农相结合”决议还明确规定,今后兵团知青一律按照国营企业职工对待,不再列入国家知青政策的照顾范围。

全国知青工作会议结束后,第一批知青上访代表汇聚昆明。面对突发事件,中央派国家农林部副部长、农垦总局局长赵凡,前往昆明处理这一事件。与此同时勐定农场的知青也开始了有组织的罢工。

3

虎豆带头绝食

年12月中旬,勐定农场的请愿罢工波及到了该农场几乎所有的连队,知青们要求中央派调查团到农场考察他们的现实处境。见罢工无效、请愿罢工组委会开始酝酿千人以上的知青绝食。此时,勐定农场场部已聚集了上千人,见现场没有绝食的迹象,许世辅临时动议,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带头绝食。

许世辅平日里结交很广,认识他的知青都喜欢喊他的绰号虎豆,听说虎豆要带头绝食,勐定农场场部的露天会场,集聚了几千名知识青年。每隔两个小时,勐定农场知青以罢工指挥部名义向当地县、州、省委以及北京通报一次绝食现场的情况。

得知勐定农场知识青年绝食的消息后,正在西双版纳处理事件的国家农林部副部长、农垦总局局长赵凡连夜从西双版纳出发,驱车一夜一天赶到勐定。

一个月后国务院批准了知青办的有关请示报告,原则上同意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有计划、有步骤、有安排的陆续回城,消息很快在云南垦区各农场传播开来,知青们闻风而动。很快,知青返城大风暴从云南蔓延到了全国。

年春天,许世辅拿到了商调回成都的信函。许世辅回到成都,并没有哪一级部门来找过他和参与绝食知青们的麻烦,知青们渐渐地理解了当年赵凡部长的心情和处境,感念赵部长当年处理绝食事件的智慧与担当。时隔多年之后,成都的知青们特意邀请赵凡部长到成都参加了知青们的联谊活动,十几年间许世辅一直与赵部长保持着联系,一直到老人家离世。

4

回城的日子艰辛却踏实

转眼回成都已经有四十多年了,许世辅做过煤建公司一线职工,在酒厂也当过劳动服务公司经理,买断工龄后还开过出租车,做过一些小生意。

“这十年心情舒畅,日子艰辛。每天回去都很累,但是心里面特别踏实。因为我在家乡,我在家乡劳动,我在家乡有工作,我在家乡有饭碗,是我自己争取来的,特别的踏实。”

谈起40多年的林林总总,许世辅都是一语带过,他觉得这四十年就像白马过隙一晃而过。年,许世辅怀着忐忑的心情,再次踏上了昆明开往云南的火车,他想回去看看那个当年他恨过的地方,看看那个当年让他伤心过的地方。

此后,成都和勐定农场之间,知青和农场职工的走动越来越多,年秋天,许世辅接到了来自云南勐定农场的一个电话。

来寻找知青父母的王女士,被收养后不久养父母就带她离开了云南,直到不久前养父养母相继去世,这位王女士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听说有知情后代来寻亲,许世辅觉得这是知青自己的事他应该帮这个忙,

知青们之间虽然会经常有联谊活动,但过往的忧伤已很少有人提起了,尤其是当年那些不堪的往事更是难于启齿,许世辅经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王女士的亲生母亲。

找到王女士的母亲之后,许世辅希望一段掩埋在岁月尘埃中的爱情故事会慢慢浮出水面,然而时过境迁。回到成都后王女士的生父生母两个人各自成家,此后这件事再无人提及,当许世辅费尽周折找到王女士亲生父亲的时候,他已是两鬓斑白。

5

“我们就是异姓异母的亲兄妹”

年春节前,许世辅旅游养老来到云南德宏州芒市,虽然这里离他插队的农场还相距几百公里,但这里曾经也是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所属的师团驻扎的地方,听说这里适合养老,曾经在一起支边过的同学也都相继汇聚到这里。

“在我们之前小区住了十多年了,我连邻居姓啥都不晓得,我在这里才两个月真正体会到抱团养老。比如说我今天有点不舒服我不下来了,马上就会有同事、朋友就问你;你哪里不舒服需不需医院,就马上有人问你。我们在芒市抱团养老,把这些归于亲情,在这里我们就是异姓异母的亲兄妹。”

知青们选择在他们支边过的地方抱团养老,除了这里的气候宜人、物价便宜,他们长长挂在嘴边上的话就是,这里曾留下过我们的青葱岁月,这里有艰苦岁月对我们意志的磨练,这里留下了太多太多我们对青春的眷恋。

“前几年有个女知青回了勐定过后,过度的亢奋,突发病死了。农场按最高规格,给予丧葬补助;今年又发生一个知青回来,喝酒死了。他的爱人一点怨言都没有,用救护车把他运回去就了却后世。这两个故事说明什么?年轻到这里来,他最后还是从这里走的,了却他的一生,一生起点又回到原点。我们在这里养老,现在目前看起来都很好,以后或许还有人在这里结束他的生命,但他感到坦然就行了。他就是自愿的,就是叫做无怨无悔地。

50年前,他们都曾经在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当过知青,如今选择在他们支边过的地方抱团养。

敬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抱团养老的云南支边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