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李鸿*
首先对高以翔的去世表示惋惜,虽然我们并不认识,但年轻的生命陨落,难免让人不开心的。永别了,王沥川。
我是重症医学科医生,经常也会处理年轻的生命去世,是让人挺难受的。
通过看相关报道,大概知道高以翔是在11-27日(今天)凌晨1:35左右录节目的时候出事,我一看这个时间点,忍不住卧槽了一声,大家都不容易啊,凌晨开工。经常熬夜加班是容易让人吃不消的。
忍不住一身冷汗。
高以翔去世了,我给大家总结两个教训。
一、为什么一个年轻人会猝死?无非两个原因,一个是心脏的疾病,一个是脑袋的疾病。一般来说,年轻人还是心脏疾病为主,但也有可能是脑血管畸形突发出血导致死亡。如果是中老年人,那就可能是高血压脑出血、脑梗死等等。对于高以翔而言,我百度了一下,身高cm,体重88kg,酷爱篮球等运动,不得不让人想到一个大家可能偏陌生的疾病,马凡综合征。马凡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的结缔组织病,疾病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眼睛、骨骼等,表现为身材高大(身高明显),手指细长(蜘蛛指)等,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关键的是心血管系统的病变,可能会有主动脉瘤等等,可能在某一刻就发生动脉瘤破裂或者其他心血管危重症病变,引起猝死。好几个体育明星都是马凡综合征患者。如果高以翔真有此病(只是冒昧猜测而已),那真的是定时炸弹。除了马凡综合征,我们更加要考虑的是,一个长期工作、经常熬夜加班的人,是完全可能发生心脏猝死的。尤其是本身就有病*性心肌炎、心肌病等情况。哎,毕竟生命才是第一位的,透支健康的做法要不得,但有时候人在江湖又身不由己,别说明星,就说咱普通老百姓,为了养家糊口,很多人都得在熬夜工作,医生当然也不例外,ICU医生更难。如果有机会,当然尽量不熬夜。如果选择了熬夜的工作,那要记得多锻炼身体(我自己也没有做到,冷汗),每个星期要抽空锻炼,打篮球、羽毛球、跑步、游泳什么都好,人一定要运动起来,才能有更好更强壮的体魄应对生活,应对挫折。除了要锻炼,还有就是杜绝其他的不良生活习惯,不近烟酒,尤其是不要吸烟,以前我们让大家限制饮酒,还有人说少量饮酒有益身心健康,最新研究表明,扯淡,即便少许饮酒也会增加风险的,所以,最好像我这样,烟酒均不沾,人生还有很多有意义的好习惯的,不一定非得烟酒才是人生。但可惜的是,即便我们做得再好,意外也可能会悄悄来临。
我们自己的身体,我们自己要爱护。二、万一周围有人到底猝死,我怎么办?这就涉及到抢救的问题了。如果一个人就在你眼前倒下,此时一个专业的医生,应该是立即上前,大声呼叫他,判断他是否清醒,如果呼喊拍肩膀都没反应,说明病人昏迷了,这时候进一步判断有无心跳和呼吸,如果没有心跳没有呼吸了,那就立即心肺复苏,不用犹豫!开始心肺复苏前,一定要记得叫周围人帮忙,指定人打,叫会抢救的人一起加入抢救,人多力量大。心肺复苏如何进行,请大家点击以下链接:心肺复苏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技术!按压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2、按压频率次/分3、胸骨下陷深度5-6㎝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如果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那么你可以持续做胸外按压,不用做人工呼吸。如果你是专业人士,或者接受过培训,那么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是最合适的。再怎么跟大家讲解心肺复苏都只是纸面上而已,我们即将(-12-14日周六)在广州跟读者进行免费的心肺复苏培训,期待大家到来。学好这个技能,关键时刻真的救人一命。高以翔这个事件,看新闻报道,当时现场施救似乎有些延迟(我不确定,传言),如果现场就有会心肺复苏的人在,立即心肺复苏,直到专业医生赶到,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结局。据说,医院后,病人的双侧瞳孔已经散大到边了,这说明心脏停的时间不短了,而且现场急救效果并不好。如果急救得到,别说几分钟,即便是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都还是有可能救回来的。上一次我们有一个过敏性休克、心跳骤停的病人,胸外按压了接近一个小时,病人奇迹般活了下来,而且各项机能机会恢复正常。可见,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当然,周围如果有AED(自动除颤仪)那就更好了,因为多数心跳停的人都是有室颤,此时除颤会更好。只不过,如果没有经过培训,普通人也压根不会使用AED,尤其是关键时刻,着急起来就更加找不着使用方法了。面对一个猝死的病人,他能不能活下来,医院的水平有多高,而在于现场有没有马上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现场的抢救才是决定性的!必须充分、反复强调这点!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学会心肺复苏,也强烈呼吁,尽早把心肺复苏术作为中小学生、大学生的必修课。体育课学扔铅球是没什么意思的,倒不如体育课学习心肺复苏。以为心肺复苏没有活动量,一个正常人要持续做心肺复苏估计不用5分钟就会气喘吁吁了,这个操作也是需要反复练习的,需要反复加强肌肉记忆的,所以完全有必要纳入义务教育课程里面,让大学生也都能掌握。只有全社会人都掌握了心肺复苏,才有可能真正做到现场第一时间就对病人采取抢救措施。如果我们不敢救陌生人,那万一停跳的是我们的亲人呢?朋友么?我们也坐以待毙么?肯定不希望这样,我们肯定希望自己能伸出援手。毕竟那是一条生命啊!最后,朋友们,趁自己年轻、健康、有积极能力的时候,买一份保险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