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液晶面板价格涨势迅猛。甚至一度传出深圳出现面板代理商大规模暂停报价、停止接单潮,部分厂商因缺料无法开工,反映出液晶面板需求旺盛、供应偏紧的局面。
液晶面板价格走势
敏锐的资本嗅出了其中的机会,近段时间以来,京东方、TCL科技等液晶面板生产企业股价都有不错的涨幅。
其实,面板企业未来的行业格局有相对明确的预期,即全球显示产业的中心不断向大陆迁移,中国显示产业呈现京东方和TCL华星光电双寡头的局面。
随着产业格局的变迁,面板行业的长期逻辑正在发生变化,面板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升,头部公司,特别是市占率排名第一的京东方尤其受益。至少回看过去这几十年的发展,现在是投资中国面板巨头最好的时期。
01
大尺寸化+场景延伸,面板需求看不到天花板目前液晶面板的需求主力是电视,消耗约八成产能。主流显示应用出货量近年来基本稳定,没有出现显著增加,但液晶面板的出货面积持续扩大,推动力主要来自电视的大尺寸化。
群智咨询统计,年电视面板平均尺寸约40.3英寸,年电视面板平均尺寸约为45.3英寸,预计今年达到46.7英寸。
-年全球TV面板出货尺寸(万联证券)
TV大尺寸化是液晶面板需求的第一重拉动力,但家庭居住面积会限制TV尺寸的上升,因此,这种拉动力会存在比较明显的天花板。
液晶面板需求还有第二重拉动力——DOT。所谓DOT,是DisplayOfThings,即“万物皆显示”。这是场景的延伸,短期内基本上看不到天花板。
“万物皆显示”的内在逻辑是,在智能化及万物互联时代,屏幕是不可或缺的显示中心和交互中心,使得屏幕的需求激增。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传统显示应用场景之外,很多新的显示应用场景正在出现,如智能汽车内部的屏幕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
最近我看到一款冰箱居然也安装了大屏,有点出乎意料。在京东搜索“大屏冰箱”,显示有+件商品,这是新的趋势,类似的场景将贡献新的增量市场。
当然,实际上这里有一个问题,新的显示应用场景未必会使用中国企业占优势的液晶面板。
这个问题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新兴显示技术(如OLED)受制于良率、技术成熟度和成本的问题,在大尺寸中尚未形成主流,目前大屏显示仍然以LCD为主,短期内液晶面板不可能被替代。
第二,国内两大巨头在前沿技术领域都有布局,在OLED方面与三星、LGD虽有较大差距,但长远看不会一直落后下去。(可参考中国企业液晶技术发展历程)
02
竞争格局生变,巨头话语权提升在市场仍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前提下,面板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是中国面板巨头出现投资价值的深层次因素。
行业格局的变化,如文章开头所述,大的趋势是全球显示产业的中心向中国大陆迁移,市场份额不断向头部集中。
全球各个国家或地区TFT-LCD产能占比(按面积)(华泰证券)
过去几十年,显示产业基本沿着“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的趋势发展。
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为38%,位居世界第一;韩国企业上半年全球市场占有率为33%,退居第二位;中国台湾地区企业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为29%,位居第三。
在TV领域中国的优势更加明显。群智咨询的数据显示,年上半年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在全球电视面板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55.5%,较去年同期提高了9个百分点。
显示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升,这种趋势还在强化。目前三星、LG正在逐步退出LCD市场,中国头部公司却在不断扩张。今年,京东方宣布收购中电熊猫8.5代和8.6代液晶产线,TCL科技则接手了三星在中国大陆唯一一条8.5代产线。
集中度的提升不仅意味着中国双雄营收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市场话语权的提升。一方面,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议价能力增强,可能会带来毛利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市场份额提升后,行业周期性将呈现减弱的趋势,两大巨头的业绩会更加稳定。
从面板厂商毛利率走势观察,“液晶周期”呈现“收敛”态势(华泰证券)
03
技术迭代风险?今年4月,三星宣布将在年底关停在韩国和中国的所有LCD面板产线,彻底退出LCD产业,全面转向QD-OLED和OLED显示面板。在此之前,LGD也宣布年底关停韩国LCDTV面板生产线,仅保留位于中国广州的8.5代线。
为什么三星、LG两大韩国巨头要关闭LCD面板产线呢?原因是不赚钱。当中国企业掌握了成熟技术,结合自身的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和强大工业化能力,还有三星、LG赚钱的机会吗?
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毛利率水平已经超过全球主要面板厂商,目前仅次于三星。
京东方、华星光电的毛利率显著优于诸多LCD全球大厂(华泰证券)
三星毛利率高得益于OLED方面的布局。OLED指有机自发光二极管,由于其超高对比、逼真色彩、宽广色彩、轻薄外形、宽温操作等特性,被视为第三代主流显示技术。
更重要的是,OLED可实现柔性显示,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OLED在手机中的应用已经很普遍,并不断向大尺寸渗透。
年,在OLED领域,韩国企业的市场占比为89.9%,大陆仅为9.3%,仅三星一家的占有率就超过8成。
很多人担忧,中国面板企业会在OLED显示技术上掉队。最近有韩媒报道,京东方未能通过苹果的第二次质量测试,无法为iPhone12系列供应OLED屏幕,这说明京东方的OLED产线良率有待提升。
不过我认为我们不用过于悲观。根据万联证券研报,京东方年投建中国首条、全球第二条5.5代AMOLED生产线——京东方鄂尔多斯5.5代AMOLED生产线,年已实现量产。除此之外,京东方已规划4条6代柔性OLED产线,其中成都B7产线已经满产,绵阳B11正在产能爬坡,重庆B12正在建设中,福州规划了B15产线。
京东方OLED产线情况(万联证券)
根据Omdia数据,京东方柔性OLED行业产能供给份额将由年的9%快速提升至年的31%,与三星比肩,跻身OLED行业第一阵营。
目前,中国面板企业和韩国巨头的差距已经远远小于液晶时代,且都在投入大量的研发资源,没有理由认为未来会在前沿技术方面掉队。
04
从重资产转向平台型企业,投资逻辑转变面板是重资产行业,从商业模式的角度看,不算一门好生意。京东方过去最为诟病的地方在于持续不断的融资,回报率却出奇的低。
据统计,京东方自上市以来累计融资达.63亿元,而目前市值仅为多亿,融资额比市值还高。而面板行业又是个重资产行业,为了维持市场份额必须持续投入。
京东方年提出DSH战略,即向显示器件、智慧系统、健康服务三个智慧物联板块转型,年京东方又提出“开放两端,芯屏气/器和”的物联网市场战略。
“两端”指应用端和技术端,“芯屏气/器和”指的是半导体芯片、显示器件、软件和内容。
虽然目前显示器件为京东方贡献了90%以上的营收,但是物联网战略使京东从一个重资产的硬件公司转变为平台型公司。商业模式发生了转变。
芯片是物联网的计算中心,屏幕则是物联网的显示中心、交互中心。盘活端口沉积的大量数据,京东方的商业价值将大幅提升。
过去20年,京东方投入大量的资金升级技术、增加产能,这些技术和产能在今天转化为强大的竞争力。
百米赛跑前面90米已经跑完,现在进入收获期的最后10米,此时难道不是最好的投资时期吗?
主理人:张三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