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又称为下肢,它是人体上连臀部下接足部的部分,大体上又可分为大腿和小腿两部分。大腿和小腿以膝部为分界,膝以上的部分称为大腿,膝以下的部分称为小腿。两条腿的功能主要是支撑躯体和行走运动。由于它是人体不可分割的部分,所以许多疾病也能在腿上反映出来。
一、腿的形态变化
(一)瘦削
下肢瘦削可见肌肉萎缩,枯瘦如柴。
⒈常见于痿证、鹤膝风等,多由于脾胃虚弱或气血亏虚而致。
⒉瘦削的下肢也见于素体虚弱,或久病之患者,如长期卧床不起,肢体缺乏活动;或久患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癌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
⒊下肢瘦削还可见于偏瘫、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二)痿软
下肢筋脉弛缓,软弱无力,甚则不能行走、站立,膝、踝等关节如觉脱失,肌肉萎缩。
⒈痿软常因肺热伤津,或湿热侵淫,或脾胃虚弱,或肝肾亏损,或瘀血阻滞所致。
⒉痿软多见于痿症患者,常见于偏瘫后遗症、周期性麻痹、小儿麻痹症、大脑发育不全等。
⒊如果腿脚软弱无力、麻木、酸痛,或挛急,或肿胀,或萎枯,或胫红肿,发热者,称为“脚气”,又名“脚弱”,为湿热阻络所致。
⒋下肢痿软见于小儿者,称为“软脚瘟”、“软风”、“痿疫”,多发于5岁以下小儿,以1~2岁发病率最高,具有传染性和季节性,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小儿麻痹症”。
⒌小儿软瘫,又名“弱症”和“软症”中的“手足软”,多因胎禀不足,或后天失养所致。
(三)强直
下肢筋肉强硬,伸直不能屈曲,或关节僵硬,不能屈伸。
⒈下肢强直多由于外邪阻络,或肝阳化风而致。
⒉常见于大脑强直、锥体束病变,如脑溢血、脑栓塞、脑血管痉挛、脑内钩端螺旋体病等,以及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烧伤、关节外伤、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骨质增生、肢体骨折处理不当及制动时间过久等。
⒊下肢强直,不能屈曲,或阵阵抽搐,伴见颈项强直,面红气粗,喉有痰鸣,为痰火动风,多呈卒发,每见于形肥体虚之人。
⒋年老体衰,或久病之后,出现四肢渐次强直,伴见头晕目眩,耳鸣如蝉,潮热盗汗,神情呆滞,甚至神昏而目瞑者,为肝肾阴虚。
⒌下肢强直,伴见手足厥冷,昏不识人,二便失禁者,属阳气虚衰。
⒍上下肢过伸而强直,但手腕掌屈曲,手指并拢,或半身不遂,神识不清,兼见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证属肝阳化风,多因遇逆激发而骤致。
⒎若于外伤(如头部外伤、胎产受伤)或中*后出现四肢强直,不能屈曲,神识不清,不能言语,二便失禁,日久肌肤甲错者,证属血瘀气滞。
(四)瘫痪
这里指下肢不能活动或活动减弱的症状。
⒈瘫痪可由痿证发展而来,因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邪气(如风、寒、湿、热、痰、瘀等)乘袭而致。
⒉患者多愁善感,喜悲伤欲哭,一遇激怒则突发四肢瘫软,然四肢肌肉虽久病亦多不瘦削,且肌肤润泽者,为肝郁血虚所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癔病性瘫痪”。
⒊若左侧或右侧上下肢痿废不用,称为“偏枯”,亦称“半身不遂”、“半肢风”,常伴见瘫痪,对侧面部口眼?斜,日久可有患肢枯瘦,麻木不仁,每见于中风后遗症,多由气虚血滞或肝阳上亢致脉络瘀阻为患。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⒋走路时脚步沉重而有气无力者,多为大腿内侧肌肉收缩不良,内股肌消瘦或萎缩,常伴生殖机能衰退和性功能不良。
⒌若双下肢重着无力,难于行动,或兼麻木、窜痛,但上肢一般正常者,谓之“截瘫”,属于“风痱”一类,也为中风之候。也可因外伤、感染或肿瘤压迫脊髓所致。
(五)关节肿大
这里主要指膝关节肿大。
⒈下肢关节肿大以膝部为主,常见“尪痹”、“鹤膝风”等。
⒉膝关节肿大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腔积液、囊肿、血肿、关节结核、髌下骨膜炎、胫骨粗隆骨骺炎和良恶性骨肿瘤。
⒊若膝关节肿大变形(肘、腕、指、踝、趾,也可出现),屈伸不利,谓之“尪痹”,多由于痹证日久,气血或肝肾亏损,邪聚于关节而致。
⒋若腿胫消瘦,独膝肿大,形如鹤膝,皮色不变者,谓之“鹤膝风”,多因足三阴亏损,风寒湿邪乘袭,痹阻于膝之故。
⒌小儿膝关节肿大,则为先天禀赋不足,阴寒凝聚于膝而成。
⒍若下肢关节逐渐肿胀变粗,疼痛、活动受限,肌肉萎缩,多发于山区丘陵地带,俗称“柳拐子病”、“算盘子病”,多因水土中精微缺乏,致正气亏虚,复感风寒而为患。
⒎若膝关节肿大,焮红热痛,溃破流脓,为膝关节痛,多因邪热结聚,营卫不和,气血壅滞而致。
二、腿的动态变化
⒈左腿常置于右腿之上,面色常通红者,易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脑溢血等病。
⒉右腿常置于左腿之上,面色灰暗者,常易患感冒。
⒊夜间睡觉时双膝屈起者,多患呼吸系统或胃肠道疾病。
⒋两膝向内弯曲,两脚掌不能正常合到一起的女性,提示易患子宫肌瘤、子宫转位、痛经、难产、不孕症等妇科疾病。
⒌抽搐是指下肢不自主地频频伸缩,抽动不已,俗称“抽风”。
⑴常见于“痉证”、“痫证”、“破伤风”、“惊风”等病发作过程中,多为风动之象,内风、外风皆可导致抽搐。
⑵若肢体抽搐,伴见发热恶寒、项背强急等,多由风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利,或于创伤之际,风*入侵,营卫不得宣通而致。
⑶若肢体抽搐,伴见壮热烦渴,神昏谵语,角弓反张者,为热极生风。
⑷抽搐伴见眩晕欲仆,头痛如掣者,为肝阳化风。
⑸抽搐伴见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者,为阴(血)虚生风。
⑹小儿四肢抽搐有力,为“急惊风”,多因于感受邪热,化火生风;或痰热内盛,引动肝风;或猝受惊恐,神志不宁所致。
⑺小儿四肢抽搐无力而缓,为“慢惊风”,多因热病伤阴,肝肾不足,阴亏风动;或脾胃虚弱,肝木侮脾土,脾虚生风所致。
⑻婴儿手足搐搦,发作较频,而缓解后即如常儿,称为“婴儿手足搐搦症”,多发生于春季,常因外感与惊恐而诱发,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将养失度,以致脾肾两亏,生化乏源,筋脉失于濡养,复感风邪,相与招延而发病。
⑼妇女月经来潮时肢体抽搐,经后即愈者,多属血虚不能养筋。
⑽突然昏倒后出现四肢抽搐,伴见口吐涎沫,两目上视,牙关紧急,或口中发出类似猪羊的叫声,移时苏醒,除感觉疲劳、头晕、头痛外,一如常人,时有复发者,谓之“痫证”,又称“癫痫”,俗名“羊痫风”。
⑾若痫证发于妊娠妇女临产前或临产时者,谓“子痫”,又名“妊娠风痉”、“儿风”、“子冒”。多因平素肝肾阴虚,孕后阴血养胎而益虚,阴虚则阳亢,致肝风内扰,虚火上炎,引动心火,风火相扇而成。
⑿若四肢抽搐,兼见项背强直,甚或角弓反张者,谓之“痉证”。多由邪壅经络,或热盛伤阴,或阴血亏虚,或瘀血阻滞而致。
⒀若患者出现痉象,并且颜面肌肉痉挛而呈苦笑状,反复发作者,谓之“破伤风”,又名“金创痉”。多为创伤之后,创口未合,风*之邪乘袭于肌腠经脉,致营卫不得宣通而为患。
⒁若痉发于产后,则每因产后血虚、复感风寒,或不洁邪*阻络而得。
(一)震颤
指下肢振摇颤动或蠕动。临床上以手颤为多见,而足颤常伴发于手颤。
⒈本病多由肝阳化风,或风痰阻络,或风寒湿侵,或脾虚、血虚、阴虚引动内风所致。
⒉若四肢振摇不已,伴头晕目眩,头痛如掣,证属肝阳化风。
⒊四肢颤动,麻木或郁胀,兼胸胁痞满,干呕恶心,为风痰阻络。
⒋四肢震颤,疼痛或困重,且恶风畏寒,颈项不舒,由风寒湿侵袭所致。
⒌手足颤动迟缓,握行无力,肢体倦怠,伴腹胀便溏,为脾虚风动之证。
⒍四肢震颤麻木,兼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属血虚动风之候。
⒎手足蠕动不已,伴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及阴虚风动之象。
(二)筋惕肉瞤
这里指下肢某一部位筋肉不由自主地跳动,时作时止。
⒈多由发汗太过,气液耗伤;或素虚、亡血、营血不足;或寒湿伤阳,水气不化,筋脉失于濡润温煦而成。
⒉若汗出太过而见筋惕肉,为气液耗伤之证。
⒊若四肢筋肉跳动,且手足麻木,为营血不足,筋肉失养。
⒋若四肢惕动困重,振振站立不稳,伴目眩,心下悸动,则属水气内动。
三、礒谷诊断疾病法
日本医学界礒谷公良先生发现,由于人的髋关节异常、股骨转位而致双腿的长短不一,从而引起诸多疾病的发生,他摸索出一套矫正肢体异常的方法,取得了奇特的疗效,他的这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一)髋关节转位的分型
髋关节转位的类型多而复杂,单论其基本型也有169型,大体有左右腿的外展、内收、外开、内闭、外展外开、外展内闭、内收外开、内收内闭、内收外闭等,若两腿都出现转位,则两腿股骨转位将形成多种组合。
除了转位,还有髋关节的脱臼、变形和发育异常,这些均可造成
两下肢的长短不齐和形态失常。根据统计学处理的结果,无论男女,
左腿长的占绝对多数,男性为75%,女性为78%。
(二)髋关节(股骨)转位的三种类型
经对前述股骨转位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发现它们的结果必然是如下三种情况:
⒈左腿长(第1转位,代号L)。当左腿的外展比右腿大时,就必然会出现左腿较长的现象,并导致脊柱向右侧弯曲。
⑴易患或正在患胃、肠、肝、胰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现象,如胃炎、胃扩张、胃下垂、胃痉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炎、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胰腺炎、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痔疾以及原因不明的腹痛。
⑵初期并发症如肩酸痛、背痛、腰痛等出现在右半身,而扭腰易发生在左侧。
⑶易患左肺、右眼疾病的初期症状。
⑷妇女则易出现痛经、经血不调、不孕、子宫后倾、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疾病。但不患呼吸和循环系统的疾病。
⒉右腿长(第2转位,代号R)。当右腿的外展比左腿大时,就会出现右腿较长的现象,并导致脊柱向左侧弯曲。
⑴除了易患感冒外,还易患或正在患支气管、肺、心脏等呼吸、循环系统的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扁桃体炎、心瓣膜症、冠心病、心律不齐、心肌梗死等。
⑵并发症如肩酸痛、背痛、腰痛、老年性肩周炎等出现在左半身,而扭腰易发生在右侧。
⑶初期肺的疾病出现在右侧,眼的疾病出现在左侧。
⑷一般不发生消化及妇科系统的疾病。
⒊两腿长短难以分辨(混合转位,代号S)。当左右腿的长短差别加大、不平衡的反应达到极限时,就会出现兼具第1转位、第2转位两种转位情况的混合转位。
⑴此时,疾病或已变得相当严重,或处于短期入院检查尚未确诊的阶段。
⑵易出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各种疾病。
⑶还易出现高血压或低血压等血压异常,失眠症、神经衰弱、躁郁症等的精神症状,脑血管意外、半身不遂、脑软化症、原因不明的阵发性痉挛,发烧、癫痫、发绀、浮肿、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病症,并变得身体非常易于疲劳。
⑷在此阶段中,有的虽然看不出局部的明显症状,但患者本人却非常痛苦。西医因很难作出正确的诊断而往往归咎于癔病、精神病或神经官能症。
(三)长短腿的鉴别与诊断
⒈自己诊断法。绝大部分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左右不对称的体形,这种不对称是由股骨转位造成的,股骨的这种转位又是导致许多疾病的根源;而且,由于这种转位与人患什么疾病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因而,也可以根据不对称的体形和所患疾病的种类推断出某人哪一侧股骨发生了转位。
下面是礒谷公良根据多年的观察总结出的一些情况,患者自己可以总结出属于A、B、C中的哪一项,对不能明确回答的问题,可以越过去不予理会。
站立时:
A 用右腿支持体重。虽然有意识地把身体的重心移至左腿,也会很快无意识地以右腿支持体重。
B 用左腿支持体重。虽然有意识地把身体的重心移至右腿,也会很快无意识地以左腿支持体重。
C 无论左或右,都不能用一条腿支持体重。
上下楼梯或走路迈出第1步时:
A 前进时从左腿开始,后退时从右腿开始。
B 前进时从右腿开始,后退时从左腿开始。
C 无论左腿或右腿,迈步都困难(小儿麻痹、脑意外后遗症之类的状态)。
回头向后看时:
A 颈部向右侧旋转。
B 颈部向左侧旋转。
雨天行路裤脚或鞋的内侧溅上泥水的部位:
A 左裤脚的内侧或右脚鞋的内侧。B 右裤脚的内侧或左脚鞋的内侧。
绊倒时膝部受伤的情况:
A 左脚尖被绊,因跌倒后捻挫使裤子的左膝部先破,左膝受伤的时候较多。
B 右脚尖被绊,因跌倒后捻挫使裤子的右膝部先破,右膝受伤的时候较多。
C 常因两脚尖相绊而跌倒,且两侧都容易捻挫。
鞋底面的偏磨:
A 左后跟的后外侧或小趾下方比另一只鞋的相应部位磨损较多。
B 右后跟的后外侧或小趾下方比另一只鞋的相应部位磨损较多。
C 一只鞋后跟的后外侧及另一只鞋后跟的后内侧磨损脱下时,两只鞋向同一侧倾斜。
坐位和仰卧位时腿的搭法:
A 总喜欢把左腿搭在右腿上。
B 总喜欢把右腿搭在左腿上。
C 只能把某一侧的腿搭上去,而对侧的腿搭不上去。
蜷腿坐时:
A 总是把两脚尖放在身体的右外侧。
B 总是把两脚尖放在身体的左外侧。
C只能把两脚尖放在某一外侧,当放在另一侧时,若不用手支持上半身,就要倒下去。
盘腿坐时:
A 把左腿盘在里面。
B 把右腿盘在里面。
C 一侧的大腿因难于在髋关节部敞开(外展)而不能把腿盘在里面。
侧卧睡眠时:
A 向右侧卧易入睡,弯曲左膝并放在右腿前。
B 向左侧卧易入睡,弯曲右膝并放在左腿前。
C 俯卧位时易入睡,弯曲左或右的一侧膝并将股骨外展。
弯腰蹲下,如作割草等劳动时:
A 把左膝向前突出,朝向右斜前方。
B 把右膝向前突出,朝向左斜前方。
C 一条腿向前突出时能蹲下,另一条腿蹲不下去。
笔直地站立时:
A 脸向左侧倾斜,或左肩下垂,左侧的腰带较高。
B 脸向右侧倾斜,或右肩下垂,右侧的腰带较高。
肩部状况及穿市售制服或西服时的样子:
A 由于右肩比较窄,从右肩到胸常捻成褶皱。
B 由于左肩比较窄,从左肩到胸常捻成褶皱。
C 上衣总是易从一侧肩部滑下来使胸扣敞开。
上衣的穿脱次序:
A 先穿右臂,先脱右臂。B 先穿左臂,先脱左臂。
裤子或裙子的穿脱次序:
A 先穿左腿,后穿右腿;先脱右腿,后脱左腿。
B 先穿右腿,后穿左腿;先脱左腿,后脱右腿。
咀嚼食物、咬合门牙时:
A 用左侧咀嚼,下门牙的正中比上门牙的正中偏向右。
B 用右侧咀嚼,下门牙的正中比上门牙的正中偏向左。
口唇的歪斜与脸的大小:
A 唇的右侧向上吊起,在说话或笑时表现得更明显;右侧脸较大。
B 唇的左侧向上吊起,在说话或笑时表现得更明显;左侧脸较大。
臀部、腹部及脐部的状态:
A 左臀部大,右下腹大,脐部偏向身体正中线的右侧。
B 右臀部大,左下腹大,脐部偏向身体正中线的左侧。
提重物走路或抱孩子时:
A 总用左手提,把孩子的头放在左侧。B 总用右手提,把孩子的头放在右侧。
跨越物体时:
A 先跨左腿,后跨右腿。B 先跨右腿,后跨左腿。
使用笤帚或扫帚时:
A 从左侧向右侧扫。B 从右侧向左侧扫。
肩酸痛、耳鸣或耳聋、偏头痛、背痛、腰痛、牙痛的部位:
A 先在右半身出现症状,右侧牙痛。B 先在左半身出现症状,左侧牙痛。
C 两侧肩都酸痛,偏头痛从枕后部延伸到颈部,整个背部不适,整个腰感到疼痛。
风湿性关节炎等膝关节疾患及脚气、冻伤的部位:
A 膝关节疾患现于左侧,若现于两侧,则左侧较重;脚气、冻伤多现于右脚。
B 膝关节疾患现于右侧,若现于两侧,则右侧较重;脚气、冻伤多现于左脚。
C 症状现于两侧。
内科症状或疾患:
A 正患或易患胃、十二指肠、肝脏、胰、胆囊、肠、痔等消化系统的疾病,在妇女,有妇科系统的疾病。
B 易感冒,正患或易患气喘、肺炎、心脏疾患等呼吸、循环系统的疾病。
C 表现A、B的混合症状,有的成高血压、低血压、失眠症、神经衰弱等病,身体极度疲劳。
蹲下大小便时两脚的摆放:
A 左脚放得比右脚略靠前。B 右脚放得比左脚略靠前。
食欲与性欲:
A 食欲差,喜欢清淡的食物,有偏食习惯,但喜好的东西不稳定;性欲弱。
B 食欲旺盛,喜欢气味浓厚的食物;性欲强。
另外还可以举许多方面的例子,由于篇幅所限,只选这些。若患者自己所加的标记中A占多数,则是左腿长;B占多数,则是右腿长。C的标记则有时是左腿长,有时是右腿长,但大多数难于判断究竟是哪条腿长,多半表示病情较为复杂、严重。
⒉医师诊断法。在患者就诊时,医师可按如下的几个特征进行诊断。
⑴习惯把左腿搭在右腿上的人是左腿长。习惯把右腿搭在左腿上的人是右腿长。
⑵胃肠不适的人是左腿长。心脏功能不好的人是右腿长。
⑶让患者取仰卧位躺在床上,以身体的正中线即左右平分线为中心,使骨盆呈水平位,并以此状态为基准比较左右腿的长度。①对准身体的正中线,使与床面垂直地放着的两脚各外展15°的角,这时,髋关节部的股骨上头也随之外展一些。然后握住患者的脚尖,以脚后跟为轴,分别向内、外、左、右方向推按,当两只脚中有一侧是倒向外侧较大、倒向内侧较少时,则这一侧脚的腿是长腿。②屈膝立起小腿,分别看左右股骨在髋关节内外展的程度。这时,两股骨中倒向内侧较难,倒向外侧较易,即外展角度较大的一侧是长腿。
四、腘窝的异位脉诊法
腘窝内有表浅动脉经过,触按可以感觉到搏动,其脉诊的部位和分配脏腑如图30-1所示。诊脉时患者端坐,双腿略成丁字形,医者用三指同时按压腘
窝脉搏跳动的部位,仔细体会其脉跳的脉体、力度、节律和速率。若某一脉位脉跳急(指下有力),这一部位对应的脏腑定会有病。如女病人下肢腘窝左内侧脉搏跳急,可以判定为输卵管闭塞,腘窝左右内侧脉跳急,可以判定为子宫颈炎或膀胱湿热。同时结合第23章前臂的“异位脉诊法”的内容,并参考其他临床症状体征,以便提高诊断准确率。
五、下肢穴位指压诊病法
⒈新大郄穴采取俯卧取穴,位于臀横纹(承扶穴)与腘横纹(委中穴)连线之中点,偏外0.5寸直下0.5寸处。该穴若有压痛多见于癌症患者,但单纯此穴有压痛,并不能断定是哪种癌肿,还需要配合其他穴位来定位。若该穴有压痛的同时还见以下穴位的压痛,可以基本作出判断:
⑴肺俞(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⒈5寸处)有压痛,见于肺癌患者。
⑵中脘(位于脐上4寸处)和左承满(位于脐上5寸,旁开2寸处)有压痛,见于胃癌患者。
⑶天枢(位于脐旁开2寸处)和大肠俞(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⒈5寸处)有压痛,见于直肠癌患者。
⑷肝俞(位于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⒈5寸处)和肝明(位于脐上4寸,旁开3寸处)有压痛,见于肝癌患者。
⑸次髎(位于第2骶后孔凹陷中)和带脉(位于第11肋游离端直下约⒈8寸,与脐平行处)有压痛,见于子宫癌患者。
⒉头风穴[位于大腿外侧面,髌骨中线上9寸(风市穴上3寸)处]有压痛者,见于梅尼埃病患者。
⒊髓膏穴(位于大腿伸侧,髌骨中线上3寸,股直肌外缘之点向外旁开⒈5寸处)和小肠俞(位于第1骶后孔,后正中线旁开⒈5寸处)有压痛者,见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⒋阑尾穴[位于外膝眼直下5寸(足三里下2寸)处]和天枢(位于脐旁开2寸处)有压痛者,见于阑尾炎患者。
⒌地机穴(垂足取穴,位于阴陵泉下3寸,胫骨后缘凹陷中)、胰俞穴(位于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⒈5寸处)、中脘穴(位于脐上4寸处)和水分穴(位于脐上1寸处)有压痛者,见于急性胰腺炎患者。
⒍髋骨穴(位于大腿伸侧,髌骨中线上3寸处)和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⒈5寸处)有压痛者,见于腿痛的患者。
⒎箕门穴(位于髌骨内缘上8寸处)和中极穴(位于脐下4寸处)有压痛者,见于尿潴留患者。
⒏坐骨穴(位于臀部,大转子与尾骨尖联线之中点直下1寸处)和肾俞穴有压痛者,见于坐骨神经痛的患者。
⒐肾系穴(位于大腿伸侧股直肌肌腹中,髌骨中线上6寸处)和胰俞穴有压痛者,见于糖尿病患者。
⒑少阳维穴[位于内踝上缘上0.75寸,跟腱前缘处(位于太溪穴上1寸处)]有压痛者,见于红斑狼疮患者。
⒒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有压痛者,见于妇女月经不调者。
⒓肝炎点(位于内踝尖上⒈5寸,胫骨后缘处),若该穴有压痛者,多见于肝病患者,可配合其他穴位确定肝病类型。
⑴若另有肝俞穴(位于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⒈5寸处)和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有压痛者,见于急性肝炎患者。
⑵若另有枢边(位于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寸处)有压痛者,见于急性*疸型肝炎患者。
⑶若仅有肝炎点和肝俞穴有压痛者,可能为慢性肝炎患者。
⑷若肝炎点、肝俞穴、水分穴和兴隆穴(位于脐上1寸,旁开1寸处)均有压痛者,见于肝硬化腹水患者。
⒔胆囊点[位于腓骨小头前下方(阳陵穴)下1寸处]、外丘穴(垂足取穴,位于外踝尖直上7寸,腓骨后缘处)和胆俞穴(位于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⒈5寸处)有压痛者,见于胆道感染患者;若胆囊点、胆俞穴、百虫窝穴(位于血海穴上1寸处)和陵下(位于阳陵泉穴下2寸处)有压痛者,见于胆道蛔虫症患者。
⒕筑宾穴(垂足取穴,位于内踝尖上5寸,胫骨后约二横指处)和天枢穴(位于脐旁开2寸处)有压痛者,见于中*患者。
⒖阳陵泉(位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和中脘穴有压痛者,见于消化道出血患者。
⒗二里半穴[位于足三里穴(膝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上0.5寸处]和中脘穴有压痛者,见于急性中*患者。
⒘下巨虚穴(位于外膝眼直下9寸两筋间处)和天枢穴有压痛者,见于急性肠炎患者。
⒙下巨虚穴、左承满穴和中脘穴有压痛者,见于急性胃肠炎患者。
19.梁丘穴(位于髌骨外上缘上2寸处)、左承满穴和中脘穴有压痛者,见于胃痉挛患者。
文源:医品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