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心脏
TUhjnbcbe - 2021/4/16 21:42:00

心脏康复是通过综合的干预手段,如药物、运动、营养、教育、心理和生活方式改变等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减轻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和生存质量,从而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和心血管相关死亡率等。

临床上,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作为一种治疗缺血性疾病的无创性辅助循环方法,能够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提高运动耐量,被誉为“被动的运动”、“躺在床上的马拉松”、“不需要外科的心脏搭桥”,对于脑血管、五官科、外周血管疾患、亚健康等疾患均有独到疗效。增强型体外反搏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中国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及卒中的治疗,并受到患者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典型病例一

住院号,66岁的王叔叔近来一直被头晕、口舌麻木所困扰,每天下午头晕,活动耐力下降,睡眠质量差。患者于年4月4日就诊于我院心内科,颅脑磁共振(MRI):1、脑内多发缺血灶伴部分小软化灶。2、轻度脑萎缩。脑MRA:1.右侧大脑后动脉P1段管腔变细,粗细不均,P1段以远段未见明显显示;左侧大脑后动脉P2段管腔重度变细,粗细不均,管壁毛糙。2、双侧大脑前动脉A1、2段部分管腔粗细不均,管壁毛糙。3、双侧大脑中动脉远段管腔变细,粗细不均,管壁毛糙。4、基底动脉走形迁曲5、脑动脉硬化。

患者每到午后头晕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患者慕名来我院心内科找到段继豪主任就诊,在段主任的建议下开始接受体外反搏治疗,一开始王叔叔抱着怀疑的态度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在做体外反搏治疗20小时后(采用每日治疗两次,每次半小时方案),王叔叔头晕症状较前明显减轻,大脑也比以前清晰,活动耐力明显提高,睡眠质量大大提高,眼也没有以前模糊了,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并由衷感叹与体外反搏“相见恨晚”。

典型病例二

住院号,74岁的潘叔叔近五天来,以一般步速行走米左右即出现胸闷,胸痛等心前区不适症状,持续休息半小时才能缓解,5天来反复发作,劳动耐力明显下降。患者于年3月26日就诊于我院心内科,经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6次/分,V3-V5T被倒置,V6T波低平。心脏冠脉CTA示左前降支近中段及左回旋支近段回旋支近段混合斑块影、管腔重度狭。此后规律服药,但胸闷,胸痛仍然发作,影响生活质量。在段主任的建议下,行体外反搏治疗29小时后(采用每日治疗两次,每次半小时方案),潘叔叔胸闷,胸疼和心慌明显改善,以一般步速行走米左右仍未出现胸闷,胸痛等心前区不适症状,活动耐力有很大改善,他激动的说:“体外反搏让我重拾生活的信心”!

体外反搏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体外反搏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无创性机械辅助循环方法,通过在心脏的舒张期对患者下肢和臀部包裹的分段式气囊序贯充气,使下肢动脉血回流至主动脉并流向各级动脉,提高舒张压;在心脏进入收缩期时,气囊同时快速放气,使主动脉内血液流向下肢,减轻心脏后负荷。

体外反搏有哪些益处?

1、提高舒张压和心肌的供血供氧,使体内重要生命脏器的血液灌注压和灌注量增加。

2、降低收缩压而减少心肌耗氧量。

3、影响血液流变性及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的变化,改善血液粘度,使血流速度加快。

4、增加血液循环、促进重要脏器的侧支循环和吻合口开放,改善微循环。

5、提高血流切应力,改善和修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阻抑动脉硬化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是否适合做体外反搏?

体外反搏的适应症

1.心血管疾病:反复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塞、病*性心肌炎及其后遗症、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支架植入(PCI)后等。

2.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脑梗塞、眩晕、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等。

3.五官疾病: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突发性耳聋等。

4.外周血管疾患: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等。

5.脑力劳动者、体力下降、失眠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神经功能失调等亚健康患者。

关于我们

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康复室配备"新型增强型体外反搏设备"三台,拥有心血管专业医护团队,其中正高职称2名,副高职称1名,取得省级"体外反搏操作合格证书"医护人员4名,为患者提供规范化的诊疗与康复指导。体外反搏业务开展以来已成功治疗余人次,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受到广大患者群体一致好评!

收治范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急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在心血管基础治疗上进行运动,营养,心理,戒烟等方面预防与康复,欢迎患者前来体验!

1
查看完整版本: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