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千网图
每年春夏季节,医院都会陆续爆出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患儿求诊数快速增长。面对来势汹汹的传染性疾病,我们只有透彻的了解此类传染疾病的预防、护理、治疗误区等相关知识,才能帮助孩子有效的抵御传染疾病的侵害。手足口和疱疹性咽颊炎到底什么来头?两种病*同时肆虐家长要怎么应对?生活中如何预防?带着这些问题,今天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图片来自千网图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引起婴幼儿常见传染病。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有20多种(型),主要是柯萨奇病*A组4、5、7、9、10、16型和B组2、5、13型,肠道病*71型。
人群对手足口病普遍易感,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最早于年由新西兰seddon加以描述,其后世界上很多国家均有报道。
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无任何一种抗病*药被证实对手足口病病*有效。
图片来自网络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一般主要侵犯1-7岁的一个小孩,尤其是五岁以下的孩子特别多见。
图片来自千网图
手足口病的病*和引起疱疹性咽颊炎的病*有很多是重叠的,比如CA16,既可以引起手足口病,也可以引起疱疹性咽颊炎。
所不同的是症状不同,手足口病除了嘴巴、掌心、脚板心和肛门周围也会出现透明的小水泡,而疱疹性咽颊炎只是在口腔上颚、颚弓和扁桃体两侧长水泡,且疱疹性咽颊炎的症状比手足口轻。
另一区别是,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则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甚至会导致死亡。而疱疹性咽峡炎虽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不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即不会出现重症。
?家长可以对照以下症状:
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传染性疾病,好发于五岁以下的儿童。
两者都是由肠道病*所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且二者病*间有许多重叠,导致症状与传播非常相似,如果不是专业医疗人员,非常容易误诊误断。
从病症上来说,疱疹性咽颊炎来势猛烈,高热抽搐的临床表现往往让家长先乱阵脚,但实质上来说疱疹性咽颊炎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与后遗症,但手足口病不然。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手足口病患者有1%的几率感染并发症,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儿童,常见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有时往往危机生命;家长们应当在发现孩子有手脚水泡与发热后,及时送去就医,切勿拖延。
因此,从并发症来看,手足口更危险。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疱疹性咽炎?疱疹性咽炎发作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症状:口腔、喉咙、舌下等部位起1~2mm的疱疹溃疡;
突然高热,可出现惊厥。体温一般在37.7℃~40℃;
咽痛,疼痛到可使孩子流口水、拒食;
发病时常有呕吐或头痛,少数患儿有腹痛。孩子如果发生以上症状,就要考虑是疱疹性咽炎的可能性,应及时就医,否则有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小疱疹发展成脓疱,病情就加重了。?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
家长可以对照以下症状:
发高烧,体温多在38℃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出现丘疹或疱疹,多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口腔溃疡疼痛,拒绝进食。?手足口病
误区1:手足口病可以吃特效药治疗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病*感染都是没有特效药的。手足口病也不例外,只能进行常规的抗病*治疗,并对症处理。
另外,有专家认为,因为手足口病并非由一种病*所致,而是同时感染上了好几种病*,而且,这些病*的类型今后可能还会有变化,所以,手足口病疫苗很难研制出来。预防手足口病的最根本方法,还是要讲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误区2:酒精、来苏水可以消灭手足口病病*
在当前疫情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很多家庭都加强了清洁卫生工作,其中不少人将酒精、来苏水等当做消*剂来使用。但酒精、来苏水并不能有效杀死手足口病病*这类肠道病*。
误区3:板蓝根、维生素B可以预防手足口病
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表明板蓝根和维生素B表明能预防手足口,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老师,经常给孩子吃板蓝根板,维生素B预防手足口都是错误的。
误区4:用针挑破孩子身上的疱疹
孩子如果出疱疹应由其自行消退,家长如果针挑破,有可能会导致继发感染。
误区5:用84消*液给孩子的衣物消*
84消*液的有害成分(如氯气)会残留在空气中难以挥发,而且污染水源,更可怕的是它的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基因突变,对人体也会造成相当大的危害。
误区6:手足口病通过手、口接触传染,不会通过空气传播
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除了手、口的直接接触会造成感染,呼吸道的间接接触也会造成感染。
专家提醒:手足口病病*可通过患者的咽喉分泌物及唾液在空气中传播,也就是说患者说话或咳嗽、打喷嚏等产生的飞沫也是危险传染源。
?疱疹性咽颊炎
误区1:要打抗生素
家长要了解,抗生素只有杀菌的作用,对病*无效,在我们没有细菌感染的时候用上抗生素,不但对疱疹性咽颊炎无用,还会导致体内整个菌群紊乱!菌群紊乱就会使孩子拉肚子,甚至导致霉菌感染等一系列因为乱用抗生素引起的疾病!
误区2:得过之后就终身免疫了
得过一次疱疹性咽颊炎后,还会再感染。能够引起疱疹性咽颊炎的病*有多类,每一类还分好几种亚型,每一亚型病*都可能让孩子发病。孩子这次得了之后,对于这种亚型的病*的免疫也只在半年到一年。也就是说,孩子很可能这波刚好,接下来又被别的疱疹性咽颊炎的病*感染了所以还应引起注意。
误区3:医院疱疹性咽颊炎早期只是发烧,刚发烧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是疱疹性咽颊炎。只有3—24小时以后嗓子红了,起疱了才能确诊,总有这么一个过程。所以建议家长,开始出现发烧症状的24小时尽可能自己护理,24小时以后如果再不放心,医院来,医生也可以给你一个相对准确的检查,包括取血检查,或者物理检查。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识别危重信号,及时就诊,合理治疗,一般都可顺利康复。?注意隔离①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②多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③家长也需警惕除了生病的患儿不要串门外,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观察病情①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新的症状注意有无新的体征出现,或原有症状、体征有无加重或恶化,重点留意有没有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危重信号出没;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②注意观察呼吸主要观察患儿有没有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的情况,5岁以上儿童>30次/分钟;1岁~5岁>40次/分钟;2月龄~12月龄>50次/分钟;新生儿~2月龄>60次/分钟;如果有持续或频繁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那么肺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需要及时就诊或复诊了。③定期监测体温一般每4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如体温超过38.5℃(腋温),每1~2小时测一次体温,并要注意有无寒战、惊跳、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觉或甚抽搐等情况,进行退热处理后1小时应重测体温。?注意护理①宜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为主予以温凉的与年龄相应的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如面汤、稀饭、米糊、母乳等,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②在发病的一周内,休息很重要尽量限制其活动量以防止过度疲劳;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凉开水漱口或直接饮用适量的温凉开水。③注意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建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因手足口和疱疹性咽颊炎都是通过粪-口-呼吸道传染,且都是因肠道病*感染而引起的传染病,所以预防方法也相似。?接种疫苗年我们国家就研发上市了EV71疫苗(肠道病*71型灭活疫苗),用于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接种EV71疫苗的适龄儿童为6月龄-5岁(不同厂家,接种年龄上限略有不同),建议尽早接种,低龄儿童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程序(两次接种,间隔一个月),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Tips:打了EV71疫苗就不会得手足口病了吧?答案:不一定!接种EV71疫苗,可以预防由EV71病*导致的重症手足口病,对其他病*所致的手足口病并无明显保护作用。?加强防御除接种疫苗之外,防护预防措施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需要注意的是,成人是手足口病病*的隐性感染者,通常成人被病*感染后,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强或曾被感染过,因此不会发病或者只出现类似感冒、口腔溃疡等较轻的症状。但成人在和宝宝的密切接触中却可能把病*传染给宝宝,因此成人在接触宝宝前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洗干净手之后再去抱宝宝。另外,家长们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