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疱疹性咽颊炎预防小常识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在幼儿身上发生,在平时生活中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状况,同时注意好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减少幼儿在公共场所逗留的时间,发现患儿应及时隔离治疗,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被传染。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EV71病*等。
疱疹性咽峡炎是传染病吗?
疱疹性咽峡炎不是法定传染病,但是具有较强的感染性。主要通过粪便、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患病幼儿的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也可感染。生病的幼儿都具有传染性,尤其是起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幼儿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如何区别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一对兄弟,但是级别不同,疱疹性咽峡炎属于一般性传染病,而手足口病则被列入国家法定传染病的丙类传染病。它们的主要区别有两个方面:
1.疱疹位置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只是嘴里起疱,而手足口病是嘴里、手上、脚上、臀部都可能起疱疹。
2.发病风险不一样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与后遗症,但手足口病则不然。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手足口病患者有1%的几率感染并发症,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幼儿,常见的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有时往往危及生命;家长在发现幼儿发热,手、脚、臀有水泡后,及时送去就医,切勿拖延。因此,从并发症来看,手足口病更危险。
别将疱疹性咽峡炎误当感冒
疱疹性咽颊炎发病的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家长对此了解也不太多,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幼儿拒食、流口水。
怎样护理患疱疹性咽峡炎的幼儿
1.注意隔离
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较强,应注意隔离治疗,幼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要及时进行消*处理。
2.注意休息
无论哪种疾病,好的睡眠与休息,都是可以促进康复的。
3.口腔和饮食护理
(1)饮食清淡软烂为主
患儿吃了温热的东西,刺激疱疹溃疡,加重吞咽痛,幼儿会很难受。所以给幼儿吃偏凉一些的食物,能缓解幼儿的疼痛;并且选择软烂的食物为佳,比如稀饭、面条、蛋羹等。
(2)要及时补水
幼儿生病后,本来就不愿意喝水,再加上咽喉疼痛,喝水更少。体内缺水后,身体机能会降低,疾病恢复就慢,还可能导致幼儿脱水。所以,一定要保证幼儿饮水量足够。
(3)减少环境中的刺激物
除了食物、液体外,要注意的就是香烟(二手、三手都不要)和油烟,这些都会刺激幼儿的呼吸系统,导致咽喉疼痛,所以,注意不要让幼儿接触。室内湿度要保证好,幼儿吸入湿度适合的空气不会刺激喉咙,会舒服一些。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室内多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定期消*、清洗幼儿玩具及日用品(酒精对肠道病*杀灭效果不佳,应选用含氯消*剂,比如84消*液)。
以上是为大家介绍的疱疹性咽峡炎预防措施,预防主要是从生活细节做起,家长对这个疾病要引起重视,平时督促孩子做好这些预防细节,同时让孩子补充充足的营养,适当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才可以远离各种疾病。
扫一扫